该回答被推举为
「 最佳回答 」
李大帅

中国利率在短期内未必会进一步走低,但考虑到人口结构、逆全球化等长期因素,低利率环境可能难以轻易改变。

短期利率走势分析

政策利率调整:2025年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至1.40%,较2014年初的4.10%下降270个基点。然而,考虑到近期政府一系列经济金融支持政策的影响,短期利率未必会进一步走低。

LPR利率保持稳定:2025年6月20日,新一期LPR出炉,其中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两个品种LPR均保持不变。自2024年11月以来,两个期限品种LPR已连续多个月保持不变,显示出政策利率在短期内的稳定性。

长期利率走势分析

自然利率下降:自然利率是使经济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实际利率水平。近年来,中国自然利率已出现下降,带动整体进入低利率环境。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潜在产出增速的下降,包括人口老龄化的长期趋势抬高人力成本、降低劳动力供给,以及技术进步放缓压低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

人口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会提升预防性储蓄意愿,增加资金供给,加剧“储蓄过剩”,从而压低自然利率。这些致使自然利率下降的中长期结构性因素具有持续性,意味着中国利率或继续维持低位。

逆全球化冲击:逆全球化趋势,如中美经贸摩擦等,显著扰动全球产业链,造成贸易链条运行不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的利率水平,使得利率难以回升。

国际经验借鉴:从全球格局看,除中国以外的主要净债权国,如日本、挪威、加拿大等,均为低利率国家。长期低利率的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净债权国,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位于较低水平。这表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口结构等因素会显著影响其利率水平。

未来利率走势展望

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虽然短期内中国利率可能保持稳定或略有波动,但考虑到人口结构、逆全球化等因素的长期影响,低利率环境可能难以轻易改变。

政策调控空间:中国货币政策仍有一定的调控空间。未来,央行可能会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进行降准降息等操作,以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发布于 2025-09-17
162
0
【免责声明】作者在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 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hegui@zhuanxinbaox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