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回答被推举为
「 最佳回答 」

要了解相互保是否值得购买,首先需要了解。
相互保是什么?
本质来说它是一个互助性质的后付费的一年期团体互助保险。
与众不同的点在于
1.后付费
2.它是个保险
加入的时候只需要0.01元
所以一时间风头无两,几十天时间吸引了2000多万的用户。
而从“保”变为“宝”
看似只差了一个字的区别,但实际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因为保险产品受到银保监会的严格监管,而互助计划至今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监管制度。
一个是法制的,一个靠自觉。
关于相互保,出来的时候一时间有褒有贬
说好的人,说给几千万人提供保障是多么功德无量的事情啊。
说不好的人,给大家算账,说着一些阴谋论,仿佛一个黑暗的赌局。
然而,我当时没有发布任何的言论
原因有二,
一、我觉得对于新鲜的事物,大家的心态应该更加包容一些,毕竟是刚刚开始,没必要上来就往最坏的方向揣测。
二、说话应该谨慎一些, 毕竟这只是开始,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演变成什么样的状态。那相互保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1.民众意识的觉醒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需要保险,
但当这份保险计划可以”免费加入“的时候,几十天时间2000万人涌了进来。
所以大家真的不需要保险吗?真的没有保险意识吗?
不是的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那钱的问题是好解决的问题。
这给传统保险业上了最生动的一课,中国人民真的不缺保险意识。2.2000万人的保障问题
2000万人的涌入,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有真真切切的有这么多的人需要保险,需要保障,有着危机意识。
而根据中保协发布的《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
2010年的健康保险总保费为:691.72亿
2017年的健康保险总保费为:4389.46亿
2017年我国健康险市场的渗透率为9.1%,约1.18亿人次
传统健康保险增长速度虽然已经非常快了,但是论渗透率和相互保相比,好像还相去弗远。
那这2000万人怎么办?是不是还要去覆盖?相互保关闭的几点思考
有个前辈问过一句话,至今觉得没有解决方案:
”如果这2000万人开始进入理赔高峰的阶段,内外勤加起来300人的信美如何去承担这样的工作压力和负荷?况且它还有着相对繁琐的陪审团制度“
互联网思维的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注重于前端的营销,用户的增量惊人,但是后端的基础服务和建设需要慢慢慢慢的才能跟上,可能出现前后端的不匹配。
这种矛盾出现在各种的互联网的项目中。
第二点是我觉得最关键的,但从来没有人完整提到过的。
道德风险和信用体系搭建的问题
一个不需要门槛的互助保险,很容易引起人们心中的道德风险,虽然只有30万,但是多少人是冲着这笔钱去的,谁都不清楚。
而有效制约这种道德风险的手段有哪些呢?
传统的手段可以制定这样那样的规矩,比如健康告知,免责等等,如果发现了故意骗保的行为,可以不退还保费作为一种惩罚。
这种惩罚机制是必须存在的,否则人性中的恶将展露无遗。
而相互保却不能够使用这样的机制,因为它不收保费,那只能够建立后置的惩罚机制。
当面对后置的惩罚机制的时候,信用体系就显得尤为的关键了。
现代金融市场的基石是什么?
1.法制
2.货币
3.信用体系
传统意义上的信用体系只有国家才能搭建,惩罚那些在金融市场中违约的人。
而蚂蚁金服只能够靠它自己的信用体系,芝麻信用去惩罚那些试图去骗保的人群,这个时候违约成本之低,几乎是毫无门槛的。
因为芝麻信用和国家的信用体系并不是一个维度的产物。
所以这才是问题的结症,缺少一个可行的惩罚机制。
但这不是相互保的错,这是任何企业都无法解决的难题,这是需要有国家的背书才能做成的事情。
好了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发布于
2021-04-10
540
0
【免责声明】作者在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
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hegui@zhuanxinbaox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