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宜的重疾险并不意味着保障内容一定会打折扣,但价格与保障范围、赔付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通常来说,低价重疾险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调整:
1.保障病种数量:部分低价重疾险可能只覆盖常见的高发重疾,病种数量较少,而价格较高的产品可能涵盖更多病种,包括罕见疾病。
2.赔付比例:低价重疾险的赔付比例可能较低,比如仅赔付基本保额,而高端产品可能提供额外赔付或多次赔付。
3.等待期和免赔额:低价产品可能设置较长的等待期或较高的免赔额,影响实际赔付的及时性。
4.附加服务:低价重疾险可能不包含增值服务,如绿色就医通道、二次诊疗意见等。
然而,市场上也有性价比高的重疾险产品,比如达尔文11号、超级玛丽13号等,它们在保障内容和价格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消费者在选择时应仔细阅读条款,关注核心保障是否满足需求,而非单纯追求低价。
最新消息,保险协会发布了二季度的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意味着预定利率2.5%的产品全面进入倒计时。
从多家保险公司发布的公告来看,预定利率也已经敲定:
普通型人身险从2.5%降至2%,分红险从2%降至1.75%,万能险保证利率从1.5%降至1%,新旧产品会在『8月31日』前完成切换。
其中前两者的变化对我们影响较大——保障险的价格如重疾险、定期寿险会明显上涨,储蓄险的收益,则会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