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以下是对这两类保险的主要区别的详细解析:
一、举办主体与经营目标
1.政策性保险:通常由政府扶持或专门成立的专业保险公司承保。其经营目标并非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更注重社会的宏观经济效益。在某些亏损项目上,政策性保险可能会得到财政的适度支持或兜底。
2.商业性保险:可以由国营、公私合营或私营公司经营。其经营目标明确,即追求利润最大化。保险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风险评估来确定保费。
二、承保机制与保费
1.政策性保险:具有特定的险种和单一费率,通常投保人需要强制投保。其保费一般较低,有时甚至由政府补贴。承保范围也较为广泛,可能包括一些商业保险不承保的风险。
2.商业性保险:提供多种保险品种供投保人选择,并在保险利益的价值范围内由投保人自行决定投保金额。保险费率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风险评估进行谈判。其保费则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风险评估来确定,相对较高。
三、特性与推动力
1.政策性保险:具有非盈利性、强制性或半强制性等特点。它旨在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或政治目标,因此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能够增加社会福利。政策性保险的发展主要依赖政府的推动和支持。
2.商业性保险:具有营利性、个体平等性和自愿性等特点。它主要基于自愿原则,由保险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地位平等的基础上通过签订保险合同来确立关系。商业性保险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公司自身的经营和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在举办主体、经营目标、承保机制、保费以及特性和推动力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两类保险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