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作业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于地理环境、工艺技术、设备设施或人为操作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存在较高风险,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作业活动。这类作业往往伴随着对作业人员、他人或周围环境造成危害或损毁的潜在风险。
常见的危险作业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动火作业:指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以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指在生产或施工作业区域内进入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或半封闭、具有中毒、窒息、易燃易爆等危害的空间或场所的作业。
3.临时用电作业:指建设工程施工期间,在施工现场使用电动设备和照明,进行的低压电力系统设计、安装、使用、维修和拆除等工作。
4.高处作业: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5.断路作业:在企业生产区域内的交通道路上进行施工及吊装吊运物体等影响正常交通的作业。
6.破土作业(也称动土作业):是指在生产现场和发、变、配电站内进行的深度大于0.3m的挖掘、打桩、钻探、挖掘、锚固等作业,可能对地下隐蔽设施产生影响。
7.吊装作业:是指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的安装、就位的统称,在检修或维修过程中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
8.盲板抽堵作业:指在设备抢修或检修过程中,设备、管道内存有物料及一定温度、压力情况时的盲板抽堵,或设备、管道内物料经吹扫、置换、清洗后的盲板抽堵。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危险性较高的作业,如设备检维修作业、危险货物运输作业等。这些作业都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总的来说,危险作业的类型繁多,涉及的行业和领域也非常广泛。在进行这些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