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攻略 > 正文

【直面养老】护工虐待、家属迟迟不认尸…揭开养老院不为人知的一面

原创:江南app官方下载苹果
740

延迟退休、养老金缩水、护工短缺,最近几年,这些问题被频频讨论。

无论你是盘算着退休金的70后,还是被房贷压着的80后,甚至是90后,提起养老,总绕不开一个字:愁。

养老问题,确实是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必答题”。所以,江南app官方下载苹果 精心策划了【直面养老】系列专题,让我们一起在焦虑之外,探索一份普通人也能交上的答卷,让养老从不确定变得确定。

我们会和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探讨养老,他们之中有每天和老人打交道的从业者,也有开发设计养老产品的金融专家,当然,也有像你我一样,积极探索新型养老方案的普通人。

过往的几期内容,我们深扒了日韩、新加坡的地狱养老模式;也和大家探讨了一些新奇的养老方式,到底可不可行。

深扒日韩、新加坡延迟退休现状:打工到70岁,离我们有多远?

“200元入住的寺庙养老,治好了我的养老焦虑”

“2万块的养老机器人,治好了我的养老焦虑”

这些内容,都引发了很多朋友的关注和思考:

图片

养老院,作为“人生最后的驿站”,到底能不能让老人安享晚年,也是很多人叩问的话题。

今天这期内容,我们邀请到了江南app官方下载苹果 负责开发养老培训课程的Gino老师,他不仅少年时期曾在养老院居住,长大后更成为养老保障领域的资深专家,并实地探访调研了各地高端养老社区。今天就由他为我们揭秘:

  • 城镇养老院的真实生活
  • 高端养老社区,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 想居家养老,要做哪些关键准备?

护工虐待、家属迟迟不认尸…揭开养老院不为人知的一面。

本期主要内容:

Part1在养老院长大,是一种什么体验

Part2现在的养老社区,让人大开眼界

Part3居家、社区或机构养老,哪个更适合我们?

一、在养老院长大,是一种什么体验?

Gino的家人经营着一家小型的养老院,它的前身是一家倒闭的火车站附属医院。这座北方平房结构的建筑,被分成了前院和后院,前院是老人们住宿、活动的区域,后院则是厨房和工作人员的宿舍。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特别地震惊,因为它是医院改造的,没想到还有停尸间,后面就被改成了储藏室。”Gino介绍道。

由于当地只有一个公立的养老院,床位非常紧张,需要排队很久才能入住,也有不少人会选择这种私立的养老院。在他的印象里,院里的常住老人大约在30人左右,剩余老人的流动性比较大,经常有人因为要带孙子、或者搬去外地和儿女居住,而离开养老院。

高考的前两年,原本在爷爷奶奶家生活的Gino,搬进了这间养老院里备战高考,每天两点一线往返于学校和养老院。

在和老人们同吃同住的日子里,Gino像一个旁观者,窥见了养老院里最真实的一面,有2个人的故事,让他印象特别深刻——

1、半个脑袋的中年人

住进养老院里的人,并不全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位40多岁的中年人,就是一个特例。

“很多人第一次见到他,会感觉到很害怕,因为他只有半个脑袋,另外半边是凹下去的。”

男人留着一个平头的发型,日常也不会戴帽子遮挡,所以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他的头皮贴着脑袋,有一部分是没有骨头的。据家属介绍,他是在工地上劳作时头部受了伤,在治疗过程中,头盖骨被切掉了。

由于创伤后遗症,男人会时常不受控制地流口水,需要护工反复擦拭。刚来养老院的时候,他只能坐在轮椅上,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他开始慢慢摸着扶手站立或移动,但他的行动还是非常迟缓和受限。

即使经过了十几年,他的样子还十分清晰地刻在Gino的脑海里。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让Gino印象特别深——

2、突然离世的老爷爷

“那天我回家,感觉院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所有人都在前院里聚集着,我一问才知道,是有一位老爷爷突然去世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老人在养老院里突然身体不适,会被送去医院里接受治疗,但这位老爷爷是突发急病,走得非常快,急救车到的时候人就已经不在了。

通知家属后,他们答应来接走,但却迟迟没有露面,老爷爷就孤零零地躺在自己的房间里,等了很久才被家人接走。

后来,那间房被仔细地做了消毒清洁,但屋里的那盏灯却一直保持着常亮,至少有一个月没有关过,Gino想着,这也许是一种心理安慰,或者封建习俗吧。

二、现在的养老社区,让人大开眼界

毕业后,Gino进入了一家专业的养老险公司,有机会去参观全国各地的养老机构,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很多震撼:“我才发现,原来养老院也可以有这么多不一样的选择。”

过去在自家的养老院里,老人们的活动范围有限,休闲娱乐也很稀缺,“养老”似乎只停留在满足简单的生理需求层面。

而现在的养老社区,不仅配备着先进的适老化设施、各种医疗资源,还提供各种丰富活动,以满足老人们的精神需求。

1、更先进的适老化设施

现在的养老社区都会进行适老化设计,不少安全考虑都隐藏在各种细节中,比如紧急拉绳、圆桌处理、无障碍厕所等。

Gino回忆起,在参观北京某家养老社区时,他发现房间内统一配备的是步入式浴缸,它的边缘是可以打开的,老人泡澡时不用费力地抬腿跨过去,而是直接走进去即可,大大降低了跌倒的风险。

图片

(图源网络)

2、更科学的管理模式

Gino表示,虽然在自家养老院里,老人也会根据身体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照护,但由于条件有限,大都还是在一个区域集中化管理。

但现在有很多CCRC模式(持续照料退休社区)的养老社区,会根据老人的年龄段和身体状况,专门建立4种不同的居住区,提供医养结合的一站式服务。

图片

比如独立生活区会为身体健康的老人提供食宿,并且配套老年大学、健身房、休闲娱乐室等设施;而专业护理区则是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24小时的护理服务,并且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

3、更丰富的休闲活动

“以前我们养老院里有个老奶奶,最大的爱好就是堆柴火,因为我们的厨房是烧柴火的,她就每天把树枝折成一段一段,摆放整齐。”

Gino解释说,这位“柴火”奶奶看似奇怪的举动,其实是为了让自己的手活动起来。这也从侧面说明,很多养老院的休闲活动并不多,日常的娱乐也就是看看电视、打打麻将。

但现在很多养老社区都开设了老年大学,还有各种娱乐活动,比如运动、棋牌、书画、声乐、舞蹈…等应有尽有,其丰富程度让年轻人都直呼羡慕。

比如,美国的太阳城活力老人社区,就提供了140个俱乐部的活动,它的核心理念是“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强调社交、娱乐和终身学习。

图片

(图源网络)

4、更专业的护理人员

再完善的设施、管理模式,或者再丰富的活动,这些都只是锦上添花,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老人来说,每天朝夕相处的护工,或许才是养老舒适度最关键的指标。

“养老院里的护工流动性非常高,因为太累了,工资也不多。”Gino表示,“尤其是照顾失能老人,不管ta多高多重,你要去把ta扶起来,去擦身洗澡、理发剪指甲,这些都既考验体力,也耗费心力。”

在一些低端的养老院里,护工的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加上繁重辛苦的工作、较低的收入,就可能让部分人滋生怠慢、甚至是虐待老人的行为。

Gino提到,为了规避这种情况,现在有很多养老社区也会和大专院校合作,专门开设老年人护理方向的专业,毕业后包分配,就可以进入养老社区工作。这类护工相对来说专业度、受教育程度较高,在照护时,也能更好地满足老人的生理、心理需求。

三、居家、社区或机构养老,哪个更适合我们?

目前我国的养老体系,呈现为“9073”的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图片

绝大多数老人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他们有的生活在自己家中,和老伴互相照料,有的借住在子女家里,享受着亲人的陪伴和照顾。

但有些老人身体状况一般,有被照护的需求,但又不想住进专门的养老院,就会考虑依托社区养老。

例如很多社区会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行等一系列生活上的帮助,让半自理能力的老人更加轻松省力。

剩下的一小部分老人选择到机构养老,特别是失能、失智等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群,更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康复服务。

“9073”的模式强调家庭、社区和专业机构的紧密合作,我们和Gino老师一起总结了三种养老方式的优劣势:

图片

在看过这么多的养老案例后,Gino也对自己和父母的养老有一些打算:

“因为我现在定居在深圳,爸妈在北方生活,让他们来南方长居养老,其实也会不太适应,所以我考虑的是:以后他们每年可以过来旅居养老几个月,一家人享受团聚时光。”

当然,除了爸妈的需求,他也考虑到了自己的未来:“我和配偶暂时没有生孩子的打算,未来大概率还是要住养老院的。”

所以在前几年,他给自己投保了一份30年缴费的养老年金险,这份保单既能为爸妈提供当下旅居养老的资格,也能安排自己以后优先入住养老社区,费用还可以享受优惠。

图片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现在高端养老社区发展迅速,不少地产商、保险公司都在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比如泰康人寿、大家养老这两家保险公司,就是行业内比较成熟的案例。

每家保险公司对接养老社区的模式、风格、入住门槛都有不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预约免费咨询。

当然,Gino的规划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从现实情况来看,居家养老还是主流选择。

但很多人的家看似温馨,对老人来说却处处藏着风险。“很少有家庭会为老人进行适老化改造,比如在家里安装扶手、应急按钮等。”Gino提到的这些细节问题,只有对养老行业比较了解的人才会去特别注意的。

所以,为了让老人的生活变得舒适安全,一些保险公司也在居家养老方面,推出了相应的增值服务,内容包括适老化改造、居家照护、上门护理等,我们也为大家搜集整理成了表格:

图片

银发浪潮席卷而来,不管是居家养老、依托社区,还是入住养老机构,都需要从老人的角度出发,根据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来综合考量。

相信在未来,这3种方式会逐渐形成互补:以居家为情感锚点,以社区为服务枢纽,以机构为专业托底,最终形成养老生态的“铁三角”。

四、写在最后

在看过那么多养老案例后,Gino发现,养老没有唯一的解法,也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

“有人觉得让爸妈住养老院是子女不孝,于是让老人被困在充满隐患的家里;也有人花大价钱买高端社区床位,但却忽略了爸妈的陪伴需求。”

对任何人来说,养老都不应该是妥协的艺术,而是提前布局的智慧。

为了让「直面养老」专题有更多维度的讨论,在此我们也想做一个有奖调研,看看80、90后的朋友们是怎么准备养老的?

详细填写问卷的朋友有机会获得礼品,如果内容详细,也愿意接受采访并采用在之后我们策划的内容里,江南app官方下载苹果 将会为采访者提供酬劳。

希望你能畅所欲言,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相信你对养老的规划也能给处于相似人生阶段的朋友们一些启发。

免责说明:以上内容为江南app官方下载苹果 意见,仅供参考;如涉及到产品信息及赔付条件,以保险公司最新产品条件具体约定内容及承保政策为准。
相关文章
“提前20年,我把父母送进了养老院”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留言,三个女儿照顾中风的老人,一年过去后,两个住院,一个濒临崩溃,不得已还是把
2023-01-15
1808
长期护理险来了!失能老人如何体面养老?
衰老和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失能常常难以避免,就像一辆高速驶向终点的汽车,没人知道什
2021-02-26
2180
人均被骗十几万!这种新型骗局,盯上了爸妈的养老钱
老年人,是很容易上当受骗的一类人群。特别是手头有些积蓄、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日常只能和老伴互相照料,
2024-01-17
1232
卷不动的年轻人,扎堆住进了“青年养老院”
近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研究“提前退休”这件事了。“青年养老院”也在西双版纳、昆明、成都等比较宜居
2024-10-08
1229
【直面养老】这届年轻人,已经不指望社保养老了...
社保养老金结余恐将枯竭,老龄化加剧,4.4名年轻人养1名老人,延迟退休,女性从50岁延迟到55岁,男
2025-06-11
638
个人养老保险产品有哪些?普通人如何体面养老?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人口红利也在逐渐消失,未来社会养老金的缺口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就需要我们提前规
2023-07-21
1114
“200元入住的寺庙养老,治好了我的养老焦虑”
变老,意味着什么?行动迟钝、头发花白、器官衰竭……关于衰老的想象,很容易令人不安。但换个角度来说,当
2024-03-13
1333
2万名老人被骗17.3亿养老金,这次谁来担责?
前段时间,一条扎心的新闻冲上微博热搜,顿时刷爆朋友圈。湖南长沙有一家名为顺祥的养老公司,前前后后花了
2022-08-19
2623
别再问老了怎么办?我有100种养老方案
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日本的纪录片《老后破产》,讲的是一群日本老人破产的故事。故事里的老人年轻时兢兢业业
2025-07-25
784
日本老人,为啥扎堆进监狱养老?
在日本东京一家便利店里,一位白发老人用满是皱纹的手,故意将食物塞进随身袋子里。在被店员发现并报警后,
2025-04-25
1608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80151
达尔文11号
可选疾病额外赔、癌症/心脑血管
79523
哪吒1号
重疾不分组、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79391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妈咪保贝爱常在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9745
阿基米德
重疾补偿金、大公司品牌
69025
超级玛丽真多次
可选重疾额外赔80%、重疾多次
68741
完美人生7号
女性特定疾病保障、癌症保障好
68542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8005
大黄蜂13号(全能版)
少儿特疾多倍赔、重疾额外赔付高
6782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