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出国旅游,如何支付小费?

“小费”是很多国家和地区服务行业的潜规则,约定俗成却又没有明文规定,对于没有付小费习惯的国内旅行者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哪些地方要付?什么时候付?该付多少?怎么付比较合适?其实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世界各地的“小费文化”吧!
小费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当时伦敦许多酒店桌上会柏油一只写有“to insure prompt service 字样的碗,顾客在碗里投入零钱,将得到侍者优先高效的服务,后来这句话被简化为”tips“,即”小费“ 的意思。随着英国文明的扩张,这个习惯也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形成了普遍存在而又形形色色的”小费文化“。
旅行中,需要支付小费的对象包括餐厅、酒店的服务人员,出租车司机,机场搬运工等,费用通常为净价的10%左右,越高档的场所小费占比越高。一般来说,小费是顾客的自愿行为,表达对服务人员工作质量的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各个国家和地区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亚洲:不同国家之间差异较大 在亚洲地区,不同文化氛围的国家对小费的态度可以说截然不同。受中华文化影响较大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没有付小费的习惯,新加坡的机场甚至是明确规定禁止小费的。而与之相对的,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的国家,不付小费则是不礼貌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在泰国支付小费最好在20泰铢以上,少于10泰铢或使用硬币支付小费会被视为羞辱。
欧洲:有支付小费的习惯,总体比较自由 欧洲作为小费文化起源的地区,普遍存在支付小费的习惯,但大体上比较自由,可给可不给,如果要给的话,净价的10%是比较合适的,付账时凑个整数,不要找零也是比较普遍的做法。比较高档的场所一般都会在账单上直接计入服务费,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不支付额外的小费。但在瑞士,出租车司机收取10%的小费是有明文规定的,其他则没有硬性要求。
北美: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小费是服务人员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在美国和加拿大,对饭店侍应生、外卖送餐员、酒店服务员和清洁工、行李搬运工、出租车司机、理发师等服务人员都应支付小费。如果你在饭店用完餐而不支付小费,可能会遭遇被服务员追出质问的尴尬情况。在这些地区,服务行业人员基本工资较低,小费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小费一般是净价的15%左右,如果已经收取了服务费,也可酌情减少。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没有付小费的习惯 虽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和欧美同出一源,但却没有支付小费的习惯。所以去澳洲旅行的话,大可不必考虑这些。当然,如果你就是有钱任性,或者对服务特别满意,也可以随意,对方应该也是不会拒绝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