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医保卡使用,留住“救命钱”

在广州的一些药房里我们可以发现一种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医保卡已经成为一张购物卡,一张手牌,酱油,毛巾,辣椒酱,牙刷牙膏,任何东西都可以买到。虽然医疗保险部门禁止使用医疗保险卡购买药品以外的商品,但医疗保险卡成为酱油卡并不少见。
从中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来看,医疗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卡,也就是说,只有投保人才能使用,只能用于看病买药。然而,在现实中,医疗保险卡的滥用并不鲜见,成为一张购物卡只是其中的一例。通常,他们将自己的医疗保险卡卖给他人,用医疗保险卡开药,然后转售给毒贩以获取现金。
专家说,有些人对健康保险有偏见,认为卡中的钱是闲置的,所以尽快换成现金或现金是比较经济的。医疗保险的意义和作用,医疗保险滥用和实现的后果和隐患尚不清楚。
首先,医保是救命钱,其建立和实施是为了集聚企业、个人及政府的经济力量,在未来人们患病时减轻其经济负担,避免因病致贫或贫病交加的困境。因此,如果人们在没有病时乱消费,使自己的医保金得不到有效累积,则可能给未来患病时的医疗保障留下隐患。
其次,冒用他人医保卡的隐患尚未引起重视。比如,有人将自己的医保卡借给别人用,以后要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时,保险公司可能会参照持卡人的就医记录决定不予承保或者提高保费;有人在工伤事件后用别人的医保卡就医,在工伤鉴定或者主张工伤待遇时,便极有可能面临举证困难,因为医院没有当事人的就医记录。
医保卡被滥用,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出在对药店、医院的监管,以及医保制度本身的某些缺陷上。
比如,在药店的经营管理方面,我国法律并未禁止药店兼营药品以外的商品,只要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定变更经营范围即可。于是,一些药店为了赢利,把自己打造成了便民超市,对一些人用医保卡买米面油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监管方面,不少城市的医保网络结算系统是普通的银联POS机(商用收银终端),并不能体现参保人员在药店究竟买了什么药,只能显示单次消费的总金额,这就给监管带来了难度。一些大城市的医保定点药店有上百家,一家一家、一笔一笔地查,对于有限的监管队伍来说并不现实。
在医保制度设计上,在医院看病用医保卡开药的范围有限,很多药不在医保报销的范围内,患者仍需自费。同时,有的地方还设定了一次购药的价格上限。
而医保卡的全国漫游、异地就医结算更是举步维艰。在一些人看来,用医保卡买药、看病并没有多方便,即便累积的钱多了也意义不大。
针对上述问题,不少城市推行了一些改革举措,有的严格禁止药店经营非药品类商品;有的不再对医保卡买药的报销范围设限;有的与医保定点药店签订诚信、自律协议,督促其规范医保卡的使用,并对出现违规行为的药店取消定点资格;有的还有条件地推行医保卡全家共享,等等。这当中的有些内容,在新医改方案中亦有所体现。
遏制医保卡的滥用和异化,规范医保卡的使用,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实现其保障公民健康与生命、摆脱疾病困扰的重要意义、使命与功能上的回归。
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行动,加强对医疗保险卡使用的监管,停止不规范的消费,同时加强医疗安全意识的普及,使更多的人愿意使用医保卡购买。从他们的心中,可以专注于长期的医疗保障,而不是眼前的微利。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