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重拳治理寿险销售误导;向上追责制促企内控

寇刚钧忠
1.9K
前言:生活中被保险销售人员忽悠了的事情在身边多有发生,保监会今天把各家保险机构、行业协会、各地保监局召集在一起,发布相关通知,正式开始了今年治理“销售误导”的各项工作。在国内保险领域里,这并不是新出现的销售误导行为了。面对各种各样的寿险销售误导,以及整个行业形象的每况愈下,保监会今天发布,要求保险公司从自身开始,杜绝营销员的销售误导。

北京2月16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报道,如果你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那么有没有遇到生病了却过被告知免责的尴尬?如果你去银行存款,有没有过最终拿到一张保单的回忆?生活中被保险销售人员忽悠了的事情在身边多有发生,保监会今天把各家保险机构、行业协会、各地保监局召集在一起,发布相关通知,正式开始了今年治理“销售误导”的各项工作。那些习惯了在卖保险的时候“到处忽悠”的销售员们今年将面临哪些禁令? "存单变保单"、"高回报变不赚钱"保险案例不断出现 在山东济南,经济并不宽裕的黄女士这几个月很烦心。三年前,她在保险销售员的几番拜访说服之下,为男友买了一份长期寿险,签单时销售员告诉她,如果出现大病,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补偿。不过当他的男友真的突发心肌梗塞的时候,理赔员的说法却不一样了: 黄女士:让我把病历都给他看,病的范围合同上面有三个条件,我对象就是符合一个半条件,最后一个半条件达不到他们不给理赔。但当初他没跟我这样说。 要说合同条款上都有,只能怪黄女士自己不小心。但黄女士觉得,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黄女士:当初他没给我讲,我没文化,我不懂,他让我买的时候就光说都是重大疾病,里边他不给我细说。 在国内保险领域里,这并不是新出现的销售误导行为了。
近年来,"存单变保单"、"高回报变不赚钱"的保险案例不断在媒体上出现。记者甚至有听闻,某位保险公司一把手的岳母去银行存钱,却拿回来一张自己公司的保单。面对各种各样的寿险销售误导,以及整个行业形象的每况愈下,保监会今天发布,要求保险公司从自身开始,杜绝营销员的销售误导。 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袁序成:一是不得夸大保险产品收益,不得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国债、基金等进行片面比较或承诺,夸大收益;二是不得混淆保险产品概念,要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等其他金融产品严格区分开来,不得将保险产品混同为银行存款或银行理财产品进行销售,杜绝存单变保单的行为;三是不得隐瞒合同重要内容,要向客户说明保险责任及责任免除。

- THE END -
字数:820
来源:转载
【免责声明】作者在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 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hegui@zhuanxinbaoxian.com。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达尔文10号超越版
保额高、重疾不分组
89254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78451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小青龙5号
保障全面、白血病加倍赔
68785
大黄蜂13号(旗舰版)
少儿特疾多次赔、重疾额外赔付高
67541
守卫者7号
重疾多次赔、可选纯重疾保障
67451
大黄蜂12号(焕新版)
少儿特疾多次赔、可选重疾额外赔
65182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3152
小淘气5号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综合保障好
62512
易生守护
核保宽松、最高保额30万
60321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您想咨询什么险种?
重疾险
定期寿险
医疗险
意外险
年金险(终身寿)
帮我定制
免费预约
我同意接受[个人信息使用授权]。 您提供的个人信息用于我司后续致电进行保险产品介绍及投保协助,我们不会泄露给任何第三方或其他用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