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市场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际上分析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和需求时,普遍采用两个指标,即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保险密度是衡量一国公民保险意识水平,即保险市场发展程度的指标,定义为该年的人均保费;保险深度是一个综合指标,它衡量保险规模的发展水平,定义为保费收入占该年GDP的比例。中国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
2003年我国实现保费收人469.11亿美元,人均保费(保险密度)36.3美元,保险深度为3.33%。然而,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就分别为360美元和7.84%。这说明我国保险市场仍然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保险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城市市场,有46.5%的城市居民已拥有社会保险,仅有4.5%的居民购买了商业保险,有21.1%的居民既拥有了社会保险又购买了商业保险。此外,还有27.9%的居民没有购买任何保险,有11.5%的城市被访问者表示在未来三年里肯定购买保险产品,而可能购买保险的比例也为38.4%。也就是说,在未来三年里有49.9%的城市居民可能购买保险产品。与此相比,农村寿险市场需求增长较为缓慢,但这种局面估计在未来几年里会得到质的改变。因此,我国保险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对寿险公司产生更大诱惑力的是,在保险空白区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高收入者。AC尼尔森近日公布的一项上海保险市场的调查即证明此点。高收入者购买保险的比率远远低于低收入者,保险业的高端市场还有待开发。高端市场、高端客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投资连结险的市场目标本来就中、高收人人群,因此,可以预见投资连结险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