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为漯河农民系上“安全带”

2009年秋季的漯河市玉米大面积倒伏仍让人们历历在目,在此之后,漯河市通过玉米政策性农业保险,使部分受灾农民的经济损失得到有效补偿。面对当下不断增多的自然灾害侵袭,建立科学的农业保险保障制度,成为漯河市的当务之急。
8月6日下午,漯河市组织有关部门收听收看全省农业保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方表示将积极建立农业保险保障制度,为漯河市农民系上一道“安全带”。漯河市是农业市,现有农业人口200万人,占漯河市总人口的78.1%。
由于漯河市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地理位置特殊,易受暴雨、冰冻、大风、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以往一旦受灾,损失主要靠政府补贴和社会救济来解决。全面推广农业保险,就等于为漯河市农业生产者系上了一道“安全带”。
其实,漯河市的农业保险工作起步较晚,而且目前仅限于玉米政策性农业保险,去年,漯河市参加玉米保险的土地面积是110多万亩,投保范围、面积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农户对农业保险认识不够,即便保费不高,一些村民投保的积极性也不高。有关业内人士认为,农业保险不仅能减少农户的损失,能使农户迅速投入再生产,也为政府解决了农村问题不好解决的这个大难题。为此,漯河市专门成立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在漯河市范围内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同时,在推广过程中,坚持农民自愿投保,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给农民增加负担,也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时间、影响农业保险政策的实施,更不允许推诿扯皮影响工作进度。对于以权谋私、暗箱操作、挤占、截留、挪用、套取农业保险补贴资金等违规违法行为,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_副本.jpg)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