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保险专家称购买保险需谨慎看身份查产品留保单

在天津市保险专家看来,市民在购买保险或者理财产品前应谨慎冷静,切忌被“高收益”等字眼诱惑。其次,销售人员身份、产品真假核实、正式保单留存等程序一个也不能少。值得一提的是,在转账付款时,如果销售人员要求付现金或把保费汇至某个人或非保险公司的特定账户,市民需要引起警惕。保险专家提醒。
如果有保险销售人员向你推销高收益保险理财,且信誓旦旦承诺收益,你要小心了,这产品不一定是正规保险。近年来,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带来重重隐患,有的甚至已经构成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天津市民购买保险产品时一定要擦亮眼。
案例保险理财年收益12%投资一年后本息全无近日,投保人张先生称,自己购买某保险公司产品后,保险销售人员又向自己推荐了一款年化收益率可达12%的理财产品,张先生以为是保险公司的产品,未详细了解就同意办理了。一年后,销售人员李某称资金出现问题,已支付保费无法给付,此时张先生才发现,自己买理财保险的资金被某基金公司用于投资,而该基金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已被公安部门立案侦查。特点假借卖保险吸收资金高额利息诱导消费者据保险人士介绍,保险领域的非法集资活动,一般有假借销售保险名义吸收资金、利用高额利息诱导消费者、伪造保险单证或印鉴等特点。
假借销售保险名义吸收资金就是通过让消费者购买虚构的保险产品或在原有保险产品基础上承诺额外利益,引诱客户购买产品;或与客户签订所谓的“理财协议”,以保险之名销售未经批准的违规高息理财产品,最终大量吸收资金。
利用高额利息诱导消费者则是违规销售人员采取先支付利息、到期支付已支付保费或继续滚存的方式,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消费者高额回报。
此外,违规销售人员还会通过出具假保单,并在自购收据或公司作废收据上加盖私刻的公章或出具白条等方式达到骗取资金的目的。
支招看身份查产品留保单转账付款时更要小心在天津市保险专家看来,市民在购买保险或者理财产品前应谨慎冷静,切忌被“高收益”等字眼诱惑。其次,销售人员身份、产品真假核实、正式保单留存等程序一个也不能少。
“遇到销售人员推销保险产品时,市民必须核实销售人员身份,必要时应登录中国保监会网站查询保险机构的合法性,并致电保险公司客服热线核实销售人员身份真实性。购买产品时,市民应先通过保监会或保险公司官方网站核实保险产品的真假,同时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和投保提示,正确理解保险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转账付款时,如果销售人员要求付现金或把保费汇至某个人或非保险公司的特定账户,市民需要引起警惕。保险专家提醒。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_副本.jpg)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