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新会区三个“切实增强”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展

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江门市新会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新会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积极组织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于近期在大泽镇举办全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首发仪式,标志全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实施。同时,落实三个“切实增强”措施,推动全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展,努力实现全区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目标。
一、切实增强政策性。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具体工作中把握四个原则:一是“保基本”。就是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对所有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不用个人缴费,确保按月领取到55元的基础养老金,并视今后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逐步提高。二是“广覆盖”。就是扩大覆盖面,对60岁以上领取基础养老金的老人,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扩大新农保覆盖面。三是“有弹性”。设置年交费100至500元五个档次,农民群众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缴费档次。同时,弹性处理好农村双重户口和户口年龄与属相年龄不一致两种特殊情况。四是“可持续”。区财政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确保新农保工作持续性和农民群众切实享受惠民政策得到实惠。
二、切实增强操作性。一是落实资金。力争中央财政资金到位,将新会区纳入全国新农保试点县(区);将新农保资金纳入区、镇两级财政预算,申请市级财政补贴,确保市、区、镇三级财政资金到位;各镇(街)严格按照5个档次标准组织农民参保缴费,确保个人缴费资金到位;有条件的村集体对个人参保缴费给予适当补助。二是落实人员。各镇(街)迅速建立镇(街)、村经办服务平台,落实机构、人员和经费;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选派富有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加入新农保工作队伍,为顺利开展新农保启动工作提供保障。三是落实制度。按要求加快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实现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规范基金管理制度,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建立健全新农保基金稽查制度,对基金筹集、划拨、发放等环节实行专项检查,定期公布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财政、审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加强对新农保基金的监督检查,确保基金安全。
三、切实增强合作性。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把此项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始终坚持亲自抓、负总责、抓落实;将新农保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各镇建立目标责任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村,明确责任,层层抓落实。二是强化工作方案。各镇(街)积极开展新农保工作调研工作,按照《新会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方案》部署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镇(街)新农保启动工作方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三是强化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按照分工,切实履行职责,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公安、卫生、农业、民政、残联等部门配合做好新农保基础信息工作;区新农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做好新农保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等工作,加强各镇(街)、各部门联系,做好调研,全面掌握进展情况,及时总结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强化舆论宣传。各镇(街)根据农村特点,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大力宣传新农保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使广大农民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好接受,自觉踊跃参加新农保。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