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保险业稳定器助推器成效凸显

2013年,包头市保险业市场化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保险市场焕发出新的生机,全市保险业业务规模达到36.60亿元,同比增长4.53%。其中,财产险16.76亿元,同比减少5.83%;人身险19.84亿元,同比增长15.25%。同时,保险业充分发挥“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不断提高保险业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全年行业赔付超过10亿元,对稳定企业生产、安定百姓生活发挥出积极作用。
创新发展新突破
2013年,包头市保险行业在扩大传统保险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率先在全市开办了覆盖66.86万人口和44家医疗机构的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和医院医疗责任保险,两项业务年内已经赔付报销金额3000多万元,为缓解社会低收入者看病难和医患纠纷引发的社会矛盾作出了贡献。目前,覆盖55万城镇居民的大病医疗保险项目也正在积极筹备过程中。
同时,包头市保险业与青山区政府、内蒙古银行联合尝试推出自治区首个贷款履约保险业务,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率先在自治区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领域取得新突破,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2013年,保险业还为包头市提供了166.25万亩农业和428.78万亩林业保险保障,使农牧民在遭受自然灾害后,能够迅速地恢复生产生活,发挥出“社会稳定器”的保障作用。
理赔时效双提升
2013年,包头市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开展整治车险理赔难和寿险销售误导工作,通过“保险服务能力提升年”系列活动,使各家保险公司不断提升服务理念,完善制度、简化流程,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手段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目前,包头市保险行业已经拥有一支由300名专业人员、180台专用查勘车辆组成的现场理赔专业队伍,全天候服务于城乡各个区域。
一年间,保险行业协会通过车险模拟现场理赔服务测评活动和人身险理赔服务指标定期通报制度,不断规范各公司服务行为,提升理赔时效,财险和人身险理赔时效双双提升。2013年全市车险交强险案件平均结案周期为6.3天,较上年的10.65天缩短了4.35天;商业险案件平均结案周期4.44天,较上年的6.42天缩短了1.98天。全市人身险案件的平均结案时效1.81天,较上年的2.78天提高了0.97天。包头市保险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与社会管理功能,积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当年行业纳税2.3亿元,代收代缴车船税1.8亿元,公益扶贫达93.7万元。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