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率先在全国推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小病免费治疗和外来工大病医疗保险

在西滘村破旧的村委办公楼对面,一座崭新的白色小楼显得与众不同,楼顶高悬着几个红色大字“卫生服务中心”。新卫生服务中心内,诊治室、妇幼保健室、康复室和免疫接种室等一应俱全。在这里,村民们可以享受“小病免费治疗”。
去年12月,珠海市在全国首倡小病免费治疗模式,即通过政府投入,建立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平、基本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普通感冒、胃肠炎等十几种常见病,如果在农村卫生服务中心或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治疗,可免收诊费、检查费、肌肉注射费等一些常用项目费用,但药费不免。”珠海市卫生局副调研员介绍,小病免费治疗重点在农村实施,采取农村、海岛地区整体推进,城区试点先行的方式,逐步改善医疗保健条件,缩小城乡差别。
为保证“小病免费治疗”的顺利推进,珠海市还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农村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政府全额供给”的运作模式,政府养卫生服务中心,负担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工资,杜绝卫生服务中心从小病治疗和基本医疗服务中谋利。
樊丽娥是莲州镇卫生院的医生,今年6月起,她被派驻西滘村卫生服务中心,与一名护士共同承担起该村1200多村民的保健工作。
她每日的工作,除了替村民诊治日常小病,更主要还在于为村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婴幼儿健康体检、保健访视、家庭巡诊、建立健康档案和疾病健康教育等。“我就是农民的保健医生。”她说。村里不少老人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现在她会定期为他们做检查,对他们进行日常保健指导。目前,她已为村里大部分的孩子和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
「小病不拖大病不扛」
外来人员同享医保
作为珠海30多万享有外来工大病医疗保险的在珠务工人员之一,这次患病时,王淦握着黄色医保卡坦然走进了医院。
珠海全民医保,将在珠海务工的外来人员以及在珠海就读的外来工未成年子女也一并纳入其中。
日前在斗门区看到,一些农村学校的门口,挂着这样的横幅:“孩子患病不用愁,未成年医保解烦忧。”宣传的正是珠海市于2006年9月实施的未成年人医疗保险。
这一保险的覆盖对象包括了外来农民工子女在内的18周岁以下的该市常住未成年人。每年只需缴费90元钱,便可享受最高保障达20万元的住院及门诊特定项目的费用报销。截至9月底,全市约有17.89万人参加了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其中外来工子女约占四分之一。
王淦来自重庆农村,与丈夫到珠海打工至今已有10来年。
11月4日,她因哮喘病发作住进了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要是几年前,我肯定舍不得花钱住院,但现在有医保就不一样了。”躺在病床上的她感叹道。
2006年,王淦进入珠海市一家外资企业打工。按照珠海市的要求,企业为员工统一购买了外来工大病医疗保险,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员工缴费工资的2%缴纳。作为珠海30多万享有外来工大病医疗保险的在珠务工人员之一,这次患病时,王淦握着黄色医保卡坦然走进了医院。
对于农民工缺乏医疗保障的生活,她深有体会,“小病拖、大病扛,实在不行上药房”是如实的写照。她的很多老乡,都是带病上岗,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外伤等都很常见。
更让她感到高兴的是,珠海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让外来工子女享受未成年人医疗保险的同等待遇,她读小学六年级的小孩也在学校参加了未成年人医疗保险,这个城市让她多了一份归属感,她与丈夫更坚定了留在珠海的决心。
如果通过医疗保险仍然无法解决治疗费用,外来工大病患者还可以像珠海市民一样,申请最高3万元的大病统筹救助。
「农民仍不能随时就医」
全民医保尚需完善
外来工还不能在珠海参加城乡基本医保,他们也渴望享受像“小病免费治疗”这样的基本医疗服务。
随着全民医保制度的逐步推进,“看病难、看病贵”这句对医疗卫生现状的经典抱怨,似乎正在珠海慢慢淡去。目前,珠海包括外来人员在内的145万常住人口中,已经参保的人数就有120万。
不过,处于初始阶段的全民医保尚不够完善,人们对其还有更多的期待。相比城市的社区门诊,农村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疗条件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笔者在西滘村卫生服务中心看到,卫生中心像政府部门一样,每天按时上下班,不像社区门诊一样24小时有人值班,也不如原村卫生站医生那样随叫随到。
对此,珠海市卫生局副调研员石燕飞说,预计政府今后每年将投入两亿多元用在农村的医疗服务中心上,争取2009年底前所有农村户籍人口在农村卫生服务中心看小病全部实现治疗免费,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惠及全市农民。“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正在探索,有待改进。”
外来工还不能在珠海参加城乡基本医保,他们也渴望享受像“小病免费治疗”这样的基本医疗服务。
对于外来工的要求,珠海也在积极探索。10月刚启动了免费婚检、孕检,外来工妇女亦可享受。该市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的若干意见》,将对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实施与户籍人口同等待遇,在子女教育、卫生医疗、计划生育、社会保险等方面一视同仁。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