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保局用社保基金开发廊

出了深圳地铁1号线岗厦站D出口,一抬眼便是二三十层高的海天综合大厦,被酒楼、银行和证券公司等包围着。其正大门上挂着“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下称“深圳社保局”)的牌子。一楼的医保服务大厅人来人往,深圳社保局出资成立的海宸宾馆前台处工作人员称,因为靠近深圳会展中心,参展商是海宸宾馆的主要客源之一,当天高级单人房标价328元,工作人员称无展会期间,价格可以降到228元。
近日,深圳社保局因为间接开办海宸宾馆和美容机构等6家商业机构,引起社会人士对社保基金流向和风险的质疑。
在22日召开的通报会上,深圳社保局新闻发言人黄险峰证实,深圳社保局出资成立了这6家分支机构,直接投资方是深圳市社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社保物业公司”),但在国家出台政策限制社保基金投资后,该物业公司的注册资金早已归还基金,改用社保局的管理费用注资。1996年之前,政策不太清晰,在此之后,深圳社保基金不再投资新的项目,并于1996年1月将500万元注册资金及4.08万元的利息全部归还基金,另从社保基金以外的经费中(即从社保基金中提取的管理费中)拨入资金和资产保障社保物业公司的运作。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平表示,管理费用不应该过度提取用于投资,不然赚了赔了都没人负责。“社保基金方面管理漏洞太多,中国应该建立社保基金的统筹制度。美国联邦政府统筹全国的社保,我们现在很分散。要实现全国统筹从技术上来讲不难,主要是地方利益问题,有些地方社保基金多,有些地方少,很难取得一致意见。”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