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准确性之辨中等收入陷阱风险预警

日前,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2003至2012年基尼系数。数据显示, 十年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0.4以上,显示收入差距较大,2008年达到0.491的高点,此后逐步回落至2012年的0.474。而就在一年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曾表示,基尼系数无法发布是因为城市高收入阶层的真实收入难以获得,测算的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偏低
。 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是否真的偏低,果然引发质疑,此前,一份广为关注的民间研究机构测算结果可谓触目惊心。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研中心在去年底发布的报告称,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高达0.61。报告结论称: 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 如何对这两份差异巨大的基尼系数统计结果做出解读?其较 高的水平是否仍然警示着我国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尽管近年来我国已经采取连续提高最低工资和企业养老金标准、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和起征点、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加大对 三农 的扶持力度等措施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取得了一定效果。
然而,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进度与民众的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收入分配改革的总体方案也一直未能出台。在改革呼声强烈的今天,收入分配改革如何破题,让每个人都能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成为被广泛关注的话题。 就上述问题,本报采访了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是为21世纪北京圆桌第362期。
(廉薇) 基尼系数准确性之辨 《21世纪》:日前,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2003至2012年基尼系数。数据显示,十年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0.4以上,显示收入差距较大,与此同时,有民间统计称2010年基尼系数高达0.61。您如何看待这两组不同的数据? 王小鲁:基尼系数的大小取决于调查样本。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