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式养老”不只是钱的事

选择养老院也应量力而行 刚刚经历了送家里老人去养老院的事。我岳母患脑溢血有二十年了,近十年身体一直不好,需要人照顾。因为女儿女婿都要工作,岳父退休后就专职做起了照顾岳母的事。
今年春节后,岳父也患上重病,不得不请家政工。三个女儿都很有孝心,有空就往家里跑。居家养老好是好,可是在家里人实在没时间照顾老人的情况下,把老人和家整个扔给家政工来做,也会有很多的不如意。所以,自春节之后,我们已经换了四个家政工。岳父住院后,让我们考察养老院,找个好点的把岳母送过去。
为此,我们看了四五家养老院,选中一家后把岳母送了过去。现在的养老院,便宜点的条件不好,把老人放在那里不放心。条件较好的,收费有点高。但与请家政工相比,好的养老院在经济上还是可以承受的。人老了,孩子工作又忙,抽不出时间来照料,送老人去养老院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需要经常去看望。
从我们考察的情况看,高中低档的养老院都有,依据自家的经济状况,选择相应的养老院是有可能的。吃饭穿衣量家当,选择养老院也是如此。但从当下情况看,我国真的需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既为老年人提供便利,也为后辈解除后顾之忧。否则,将来一对年轻夫妇要照顾四个老人,根本顾不过来。未雨绸缪,及早谋划,早做准备,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二选择。
养老院替代不了家庭的温暖 赡养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个子女赡养多位老人的问题逐渐显现了出来,因此,如何发动社会及家庭的力量养老,也就成了一个为广大市民所关心的热点话题。
俗话说,人勤一身轻,人懒一身病。我在过年拜年时,许多老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反而浑身是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如此看来,无论居家养老,还是社区养老,让老年人能有自己的事情可做,为其提供自食其力、自娱自乐的圈子和场所,也不失为一种既能使老年人生活有质量,又不给家庭和社会添负担的养老方式。
当然,对于一些孤寡老人来说,入住养老院也许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在公办养老院尚不能接纳大多数有需求的老人的当下,如何让民办养老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就成了许多普通市民的期盼,所以相关部门在大力发展公办养老事业的同时,还应给民办养老院政策扶持,并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加强行业监管,规范收费标准。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