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保单”定期做“体检”

如果按照年代划分,60后、70后、80后这三个不同人群在当前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80后的人群正处于社会上升期,四处打拼;70后的人群则承担着最主要的家庭责任,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60后的人群生活则步入稳定,开始为未来的退休生活进行规划。不同的社会角色带来不同的生活压力,从而在投资理财和保障规划方面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本报将针对这三类典型人群的保险需求推出系列报道,点评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并提供相应的保险组合供读者参考。?60后:着重健康险与养老保障?70后:着重终身寿险或两全保险?80后:要纠正不需买商业保险的错误概念?60后?这一阶段的人群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疾病,重点在健康险。此外,60后人群还需要考虑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因此养老规划也是必须尽早解决的问题。?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重疾险保额尽量高一点,从目前重大疾病医疗费用来看,最好保额能够达到30万元。?70后?70后是社会的“夹心层”,需要重点考虑岁月流逝侵蚀健康带来的风险,以及日益紧切的养老需求,从整个家庭的风险角度来选择保险产品。?整体粗略估计,70后投保保险额度可以达到家庭年收入的6~10倍,保费金额则应占家庭总收入的10%左右。?80后?正处于事业上升期,面对的社会压力和挑战相对较大,加上8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更应做好自己照顾自己的准备。?如果想要获得较完善的保障及较高的保障额度,就需要选择更长的交费期,用每年较低的保费换取一个总体的综合保障。?60后投保:重疾险保额最好达30万元?60后正值事业高峰期,儿女也都长大成人,可以更多为自己的生活做些规划,在保险规划方面也可更多向自身倾斜。?60后人群的年纪在40~50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的概率也逐渐增大,这一阶段的人群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疾病。此外,60后人群还需要考虑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因此养老规划也是必须尽早解决的问题。?加大健康险投入?考虑60后人群已经到了一定年纪,重大疾病的发病率比年轻时高了许多,因此应适当提高重疾险的投入。在产品类型的选择上,最好选择终身型或者保证续保的重疾险产品,避免因为身体原因导致保险公司不予续保带来的损失。与此同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重疾险保额尽量高一点,从目前重大疾病医疗费用来看,最好保额能够达到30万元。?除了重疾险外,商业医疗保险也是不可缺少一个环节。? 尽早进行养老规划 ?一般而言,企业职工都享有社会医疗保险,社保可以报销其基本的住院费用和医药费,根据“补偿性原则”,保险公司将不再重复给付这部分已报销的费用。因此对于拥有社保的人群而言,在购买商业医疗险时,最好选择定额补偿类的险种,如津贴型住院医疗险。?保险专家表示,职场中人的养老规划宜尽早进行,因为保险产品费率跟年纪成正比,越早投保,花费越少,同时也可以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退休资产的累积。?在选择养老产品时最好考虑能够看到固定收益的品种,以确保生活开支有所保障。专业人士表示,可以选择固定收益类的投资型保险产品,如万能险或分红险,这类产品虽属于投资类产品,但风险较低,通常具有保底收益。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人士来说,也可以考虑加入投连险,这类保险产品随股市波动较大,但从长期走势来看,投资收益还是有保障的。?60后投保案例:?李先生,今年50岁,太太48岁,儿子今年大三,明年就可以毕业了。李先生夫妇均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工作都很稳定,家庭年收入约30万元。目前李先生夫妇既不需供房,也没有其他负担,大约有80万元的存款。他们最希望的是有一个更完善的医疗保障,同时可以享受更宽裕的退休生活。?国家注册高级理财规划师梁倩表示,根据李先生夫妇的要求,其保障计划应当从疾病和养老两方面入手:?增加30万元重疾险:考虑李先生已经到了一定的年龄,重大疾病的发生率可是比年轻的时候高了很多;而且在企业中,员工只是享受基本医保,因此,李先生及太太分别增加了30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障,可以保障36类重大疾病,癌症3年后复发还有额外赔付。?投资型保险组合:考虑到企业退休后享受的是基本社会统筹养老保险,退休后收入会大幅度下降,所以李先生在保险规划中最侧重的部分就是养老规划。?在表一提供的方案中,为李先生选择的主险是一款两全保险(万能型),同时附加了一款投连险。?这一组合主要是考虑到李先生夫妇自身的经济状况,可以承受一定的投资风险,同时也能兼顾其资产增值并维持较高退休生活水平的要求。?李先生夫妇每年存入5万元,一直存到李先生60岁。梁倩表示,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在首年的时候,额外追加了30万元的投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