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公司

什么是健康险公司
一、什么是健康险公司
健康保险主要有以下四种分类:医疗险、重疾险、失能险和护理险。
健康保险公司就是主营健康保险业务的公司,健康保险是以被保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
二、有哪些健康险公司
目前,国内的专业健康险公司数量却并不多。国内已成立的7家专业健康险公司为: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和谐健康、昆仑健康、太保安联健康、复星联合健康、瑞华健康。
这7家专业健康险公司中,人保健康成立最早,2005年3月就已批准成立。而包括人保健康在内,四家专业健康险公司都在2005年-2006年这两年间成立;瑞华健康成立时间最晚,2018年5月才成立。
市场上的保险产品太多了,很多人不知道哪些产品适合自己。每月初,我们都会更新一次榜单,里边都是市面上最有性价比的产品。
如果大家挑选保险有什么困难,可以点击这里,进行1对1解答!
安邦保险健康险公司介绍
和谐健康原名瑞福德健康保险,2010年1月,安邦保险收购了瑞福德健康保险,更名为安邦和谐健康保险公司。2011年8月底,出于公司发展的考虑,和谐健康的总部由上海迁往成都。下面是对安邦保险健康险公司的详情介绍。
安邦保险健康险公司的由来
2011年12月28号,保监会发布任职批复文件,核准上官清担任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此前,总经理一职由和谐健康保险董事长李军兼任。
据了解,和谐健康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安邦财险持股99.7%,中乒投资集团持股0.3%。2011年1-11月,和谐健康险实现总保费收入152.08万元。
安邦保险健康险公司经营范围
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公司经营范围是:
1、各种人民币和外币的健康保险业务、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2、与国家医疗保障政策配套、受政府委托的健康保险业务
3、与健康保险有关的咨询服务业务及代理业务
4、与健康保险有关的再保险业务
5、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资金运用业务
6、开展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涉及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
安邦保险健康险公司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是业务范围涵盖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保险产品,争取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保险服务。
太保将增资旗下健康险公司
太保集团近日披露,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同意该公司及太保安联健康险其他股东按持股比例向太保安联健康险增资7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太保安联健康险注册资本将增加至17亿元。
太保注资约5.39亿
太保安联健康险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册资已支付保费10亿元。太保集团和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持股比例分别为77.051%和22.949%。
据了解,此次增资价格为每股1元,股东双方同比例增资,持股比例保持不变。其中,太保集团以货币方式增资约5.39亿元,此次增资完成后,太保集团的出资额将达13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三季末,太保安联健康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4%。此次增资将有利于太保集团进一步做大健康险业务。
太保安联健康险作为太保集团旗下专业健康险板块,是太保打造拓展健康险专业经营能力的重要平台,其一方面依托太保集团现有的销售网络开展合作销售,另一方面则有利于促进太保集团内部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据太保2017年半年报,上半年,太保安联健康险实现保险业务及健康管理费收入5.67亿元,同比增长97.6%。半年报中,太保集团董事长孔庆伟在谈及太保未来战略的“变”与“不变”时曾表示,未来要继续完善保险主业链条,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中心城区的市场地位,同时要抓住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加快推动相关领域内的布局。
近两年,随着医疗机构信息电子化程度的显着提高,一个基于数字化和共享生态的新商业健康保险竞争模式正在形成。太保安联董事长兼总经理孙培坚此前表示,太保安联将积极探索与医疗机构的深入合作,太保安联在保险支付上亦已启动深入研发工作,尝试对医保、商保和个人支付进行有机融合。
打造大健康生态闭环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和民众保障意识提升,健康产业迎来了发展良机。作为健康险供应商,保险业和健康管理有着天然联系。为了抓住健康管理的风口,除了太保,国寿、平安、泰康等多家保险公司均在积极发力医疗健康领域。
保险业布局健康产业链通常有三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将旗下健康险公司打造成链接健康管理上下游产业链的重要平台;第二种方式则是通过重资产建立专业的健康管理平台;第三种方式则是积极和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合作。
例如,中国人寿提出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最好的健康养老产业服务提供商”;泰康人寿在医疗养老产业的投资已达200多亿元;平安明确要聚焦大金融资产和大医疗健康两大产业,将创新科技深度运用于“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金融”四大生态圈。
更多中小型保险公司则是通过上述第三种方式,即与第三方合作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不过有人士表示,根据相关通知,健康体检、紧急救援等支出类服务,计入理赔支出的,其分摊入净保险费中的成本不得超过保险费的10%。由于健康管理服务可计入保险费额度有限,如何在成本可控情况下增强健康管理服务吸引力,需要更多探索。

海通证券分析认为,商业健康险正处在蓬勃发展期,潜力巨大。2012年以来,上市保险公司重疾险等保障型业务占比显着上扬,短交储蓄型业务大幅减少,新业务价值率持续提升。保险公司可基于销售医疗保险掌握的客户和资金,进军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向客户提供从预防到诊疗的全方位服务,打造大健康生态闭环。
为了抓住健康管理的风口,太保、国寿、平安、泰康等多家保险公司均在积极发力医疗健康领域,其中太保将增资旗下健康险公司,增资额度是5.39亿元。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