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买养老保险

自限房价并不能治本
投资分红保险划算么?重疾分红险,投资保障两不误。
实际上,房价上涨的最大动因、房价中的最大组成部分,就是土地出让金。那么在土地出让金作为各地财政的命根子的前提不改变的话,中国的房价也就不可能降低。
高房价必然最终带来高物价,而高房价与高物价在对百姓影响程度上又有不同,高房价是挡住了百姓买不起有产权的住房,但可以通过租房、到比较偏僻的地区购房等途径解决。而高物价特别是这几年的居民赖以生存的日常生活消费品一路飙升,对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影响太大了。
把房价控制目标制订为新建住房价格的涨幅低于当地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在目前房价处于高位且仍然处于上升通道来说,实质上就是容忍房价继续上涨。目前中国的房价过高,无论是从“房价收入比”和“房价租金比”来看,数据都很离谱。因此,这种房价控制目标,会导致老百姓离房屋市场越来越远。即使是北京提出的“稳中有降”的目标,由于“稳中有降”的幅度语焉不详,如果降低幅度在10%以内,看起来下降幅度非常明显,但是老百姓还是买不起。所以,许多城市的房价控制目标,离刚需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2000年以后,中国的房屋价格高歌猛进,不少地方这10年来房价上涨有5~10倍之多,特别是2009年,不少地方房价上涨幅度超过50%。而在这段时间,中国的居民收入水平上涨幅度就小多了。2000年,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大致在6300元左右,其中北京、上海分别是10000元和12000元左右。而到了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19000元左右,其中北京、上海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1000、32000元左右,增长倍数最大的也只有3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严重跑输房价的增长,所以中国的房屋价格才显得贵了起来。因此,调控房价,还不如考虑如何让全国老百姓的收入快速增长,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所以,归根结底,调控房价,必须解决土地出让金问题,解决各地依赖土地财政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涉及到要解决目前分税制中的地方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问题,也就是地方事权大、财权小的问题。所以,真正解决中国的房价问题,控制房屋价格上涨的态势,要么是减少地方的事权,要么是扩大地方的分税比例,或者是财政税收的返还比例和转移支付的比例。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各地就有动力扩大保障房和廉租房的建设,也就给予房价下降提供了市场的基础。这样做了,房价自然就会在市场的作用下趋于合理。
解决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过慢的问题其实还解决不了中国的房价过高的根子问题。因为虽然中国的人均收入看起来10年间也增长了2~3倍,但是考虑到中国的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与分布,那么就可以看出大多数人的财富和收入与房价的差距,要比人均收入与房价的差距更大。根据有关部门在2010年4月发布的调研显示,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97年到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结果就是,很多普通家庭的收入和财富,与其当地的房价水平产生畸形的不匹配。不解决这个问题,调控房价难以获得长效,实际意义也有限。
中国的房价、油价平均已经高过美国的一倍,居民日常消费品许多也已经超过了美国以及世界大多数国家。高物价、高房价会不会吓跑世界各国涌向中国的人才,吓跑中国的人才移居海外,吓得留学人才不敢归国,吓跑外企纷纷出走东南亚。
高房价高物价都是不合理的,但是,这样的病态发展并没有因为国家的调控而变为正常,国家一剂一剂猛药下到底能不能治好房地产市场的病现在还不好说,所以当前保护好自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慧择向您推荐以下产品,供您参考。

产品名称:幸福祥鸿重疾保障计划(分红型) | |
推荐指数: | |
1、保障至88周岁,生死两全,可作为养老金 2、高额返还,满期多倍返还 3、每年可领取红利,积极抵御通货膨胀 4、保障40种重大疾病,按保额100%给付保险金 | |
“互碰自赔”需要看情况
6月底,李先生驾驶汽车与一辆货车相撞,造成车上乘客一人轻伤,车辆前部严重受损。事发后,李先生及时通知了交警予以处理,交警裁定责任为双方同责。在协商理赔时,李先生认为双方都买了交强险并且负有相同责任,所以同意与对方协商,采用“互碰自赔”的原则进行理赔处理,同时让交警在事故责任认定书上注明各自承担各自的损失。
可是,当他将爱车修理完毕后拿着3.2万元的维修发票找到保险公司进行理赔时,李先生所在的保险公司却表示只能赔付一半的损失,剩下的一半需要货车一方的保险公司赔。然而货车司机在出事之后一直无法联系,这下可急坏了李先生。
专家点评
所谓“互碰自赔”,简单地说就是当机动车之间发生轻微互碰交通事故时,如果满足一定条件,各方车主可以直接到自己的保险公司办理索赔手续,无需再到对方的保险公司和交警分局往返奔波的新型快速处理办法。但“互碰自赔”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六个条件:
1、两车或多车互碰;2、事故各方都有交强险;3、事故只导致各方车辆损失,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和车外的财产损失;4、各方车损都不超过2000元;5、事故各方都有责任(同等或主次责任); 6、事故各方都同意采用“互碰自赔”。
在本次事故中,李先生的事故不属于交强险“互碰自赔”,这次事故不仅有人员受伤,而且没有满足互碰自赔的维修金额必须在2000元以下的条件。超出2000元以外的损失只能以商业第三者险和车辆损失险进行理赔。
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什么时候起计算?
失业保险主要指的是在失业后由于没有了生活来源,可以从失业保险那里每月能领一笔钱,这笔钱就叫做失业保险金。那么,失业保险金能领取多少呢?领取期限怎么算?领取条件是什么呢?
1、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累计缴费时间每满1年的,可领取3个月失业金;
2、满5年不足10年的,从第5年开始,累计缴费时间每增加1年增加1个月的失业金,最长为18个月;满10年及以上的,为24个月。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定比例确定。
3、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10年的,按最低工资标准的70%发放,满10年及其以上的,按最低工作标准的80%发放。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根据其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时间计算:
1、失业前连续缴费满一年、累计缴费不满二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三个月;
2、失业前累计缴费满二年不满三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六个月;
3、失业前累计缴费满三年不满四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九个月;
4、失业前累计缴费满四年不满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十二个月;
5、失业前累计缴费满五年及五年以上的,累计缴费年限每增加一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增加一个月,但最长为二十四个月。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最长为二十四个月。
1、劳动者按规定参加了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及其以上的。
2、劳动者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具体包括:
a、终止劳动合同的;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b、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
c、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d、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劳动者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e、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
3、劳动者已办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的。满足以上三条的失业人员可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60日内到受理其单位失业保险业务的经办机构申领失业保险金。
1、社保局规定办理失业报备。
这需要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之日前15日内出面派员到各失业保险交纳地的社保局办理,办理报备不直接对失业本人。
如果办理总人数超过8名,公司人事部还得提前通知社保局预约报备。
公司随后在办理员工离职手续时应向离职人员转交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回复的审核意见。
2、社保局规定缴纳失业保险金超过一年以上才能办理领取失业金。
3、办理报备中用人单位需要向社保局递交四种材料,并加盖单位公章。
(1)单位出具的解聘通知书和相关档案材料。
(2)社保局统一格式4联式,失业证明。
(3)社保局统一格式一式两份,失业登表。
(4)社保局统一格式一份,公司致社保局例行公文。
4、失业登记之后。社保局审查失业登记合格后,通知失业人员前去培训并可领取失业金(每月约400元以上),同时办理下岗证。
失业保障金是交满一年为基点可以申领3个月,每多交一年在此基础上增领2个月,即交2年领取5个月,3年领取7个月,类推但最高只有24个月。
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就医的,可报销医药费60%到80%。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