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的保险费能入账吗

出差意外当地治 保险公司能认吗?
拍案说险
今年8月,杨先生在外地一个偏远小镇出差时不慎跌伤。因为购买了平安人寿广州分公司的意外险,他立即拨打热线报案。但接线员表示,必须在定点医院治疗才可赔付,若在当地门诊,要经当地分公司审批同意。
杨先生很疑惑,身在偏远山区,难道还得带伤去找定点医院?
中国人寿保险专家:在健康险及意外险等涉及医疗赔付的产品中,保险合同里一般都附有保险公司约定的医院名单,出险时必须在这些医院治疗,才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认可。但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会承认二级以上医院(县级)的医疗证明。不同的险种有不同的约定名单。
据了解,如果在外地出险,需要在当地治疗的话,保险公司会根据不同个案再审定具体理赔的情况,一般都会人性化处理,比如有客户在旅游过程中发生意外,如果符合合同约定,只是在治疗医院上达不到要求,保险公司会酌情赔付。
在非定点医院就诊,想得到全额赔付的话,出险时应办理相应审批手续,病情稳定后再转入定点医院。由于审批手续大多要到柜台办,自己不方便时,应让保险代理人尽快帮自己办好。若原保险代理人离职,应通过热线详细问清办理方法。
办理住院审批手续时,最好在投保地办理。如果投保后移居外地,可在居住地办审批,申请异地索赔。
此案中,杨先生最后住入当地医院,并打电话给保险代理人,在她的帮助下办了审批手续,顺利理赔。
保险理赔入账介绍
保险理赔入账程序怎么做?这是很多新会计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首先要判断是汽车保险理赔款,还是财产保险理赔款,再根据理赔款项的不同书写会计分录,以下是两种保险理赔款的会计分录。
财产理赔款会计分录
保险理赔款一般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一、如果公司先垫付的费用
借:其他应收款-XX保险公司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二、公司收到保险公司的赔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XX保险公司
三、若垫付费用大于保险公司的赔款,差额记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
若垫付费用小于保险公司的赔款,差额则记入营业外收入。
汽车保险会计分录
1、单位垫付的修车费用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2、收到保险公司赔款
借:银行存款-**行
贷: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3、如果单位修车费用大于保险公司赔款,差额计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如果单位修车费用小于保险公司赔款,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贷:营业外收入
保险理赔入账前,首先要判断是汽车保险理赔款,还是财产保险理赔款,根据保险种类的不同,做出最准确的会计分录。
便宜的保险,能买吗?
不得不说,保险是一个复杂的东西,里面的门道非常多。最近有朋友跟深蓝君说,自己在挑选重疾险时发现:虽然几款产品都叫“重疾险”,但是价格却相差巨大,便宜的一年几百块,贵的一年上万块。不知道这里面是否有什么猫腻?便宜货会不会有坑?
其实保险产品的价格差异主要受 经营成本、销售策略、历史背景 的影响,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而具体到某款产品,为什么看上去特别便宜?一般会有3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偷换概念,按天收费
为了吸引客户的眼球,有些业务员在宣传产品的时候,会刻意营造一种“产品很便宜”的假象。
就以某款产品为例,它的原价要2000多块,但是除以365天后,每天的保费只需6块钱,看上去就会显得特别便宜。
所以一些对数字不敏感的朋友,可能没怎么仔细考虑就掏钱买单了。
第二个原因:偷工减料,保障缺失
一份保险可能包含很多项保障责任,例如意外险的保障就分为:意外身故、意外残疾、意外医疗等等。
两份同样是“100 万保额”的意外险,很可能只是“意外身故”的保额都是100 万,而其他保障却天差地别。
比如 微保的“护身福”意外险:
这款产品刚推出的时候,也有不少人觉得价格特别便宜,然而仔细看才发现,“意外伤残”的保额只有同类产品的10%,这样的保障是缺失的。
当然,现在最新版的“护身福”已经升级了伤残保障,只是价格就不像以前那么便宜了。
第三种原因:竞争激烈,薄利多销
一些新兴保险公司为了开拓市场,也会推出一些“加料不加价”的爆款产品,让利于消费者。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网上的信息越来越透明,以前动不动就上万的重疾险,现在几千块就可以买到了。
我们也切切实实地能感受到,保险的价格是越来越便宜了。
总的来说,综合这三个原因来看,判断一款保险是否靠谱,不能仅仅看价格,还要结合具体的保障来看,到底适不适合自己,能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由于一些细微的差别,同样是50万的重疾险,保费可以相差超过 20 倍,即使是同一家公司的产品,保费也可以相差 80% 以上 。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些产品到底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价格相差这么多?
差别1:保障范围不同
这里就以百年人寿的三款产品为例,它们的保障范围不同,价格也相差很大:假设年龄、保额、缴费时间都相同。
只保障重疾的康惠保,一年是4100元;而康惠保旗舰版,因为增加了轻症的保障,一年就需要4800元。

保障更多一些的康惠保多倍保,保重疾、轻症和身故,而且重疾还可以赔多次,一年就需要7000元。
总的来说,保障的东西越多,保费自然而然也会增加。特别是加入“身故”后,由于人的寿命总是有限的,身故保障是一定会赔的,所以保费会大幅度提高。
除此之外,“重疾多次赔付”、“中症保障”、“保费豁免”等等都会影响保费价格,道理都是一样的。
差别2:保障时间不同
一年期的微医保重疾险,30岁购买每年就只需要三百多块钱,而百年的3款产品,30岁购买都要上千元。
保障时间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价格也相差很大。
换句话说,微医保之所以便宜,是因为这个保费只保障30-31岁的患病风险,也就是只保障一年的风险。
而康惠保之所以贵,是因为从30岁保障到终身,保障期限更长,风险也更高。
差别3:定价方式不同
像微医保重疾这种一年期的产品,一般是采用“自然费率”来定价,简单来说就是,每年的保费会随年龄增长。
而百年的三款产品属于长期型,一般采用“均衡费率”来定价,也就是说,第1年交的钱和第20年交的钱都是一样的。
举个例子:30岁男性,购买30万保额,保障到70岁,买微医保重疾险,开始每年就只需要300多块,但以后越交越多,到70岁时累计需要花费10.6万,而买康惠保,总的保费只需要交4.1万。
这是因为微医保重疾的保费是逐年增加的,几十年下来,总保费比康惠保要贵得多,这就是自然费率和均衡费率的差别。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一年期产品就是便宜,还要结合长远的保障时间来看。
买保险是没办法“先试用后付款”的,所以很多人会想当然的认为买个贵的更容易理赔,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里就用两款医疗险对比举个例子。
比如大保倍医疗险,虽然一年要3000 多块,但是只保障重疾和轻症的医疗。
如果是普通肺炎住院,大保倍是一分钱都不会赔的,而700 多块的乐健一生医疗险却可以赔。
所以能不能赔,从来都不是看谁买的保险贵,而是要看保障范围有没有覆盖到。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_副本.jpg)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