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有32家银行共发行结构性理财产品4366款

核心提示:2014年银行理财的转型方向已初现端倪,尤其是国有银行以及大型股份制银行,已经在2014年加强了开放式净值型产品以及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和推广力度。 2014年银行理财的转型方向已初现端倪,尤其是国有银行以及大型股份制银行,已经在2014年加强了开放式净值型产品以及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和推广力度。
周四,银率网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有32家银行共发行结构性理财产品4366款,发行量是2013年的2.25倍。占比升至7.2%。2014年二季度和2014年三季度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单季发行量分别达1350款和1470款,2014年四季度发行量略有回落,但依然远高于2013年同期。
从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来看,挂钩基金和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较高,分别为10.24%、9.36%;其次为挂钩标的为混合型和指数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7.58%、7.26%;挂钩大宗商品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5.16%;而挂钩汇率和利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较低,分别为4.49%和4.98%。
银率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殷燕敏介绍,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转型已势在必行,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和结构性理财产品将成为银行理财转型的主要方向,从2014年下半年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量的增幅已初见端倪。2015年,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银行也会加大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推广力度。随着国内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以及股票市场衍生品种的丰富,结构性理财产品方面的创新将令结构性理财产品更为多元化,对于有一定投资经验,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而言,通过银行理财产品的渠道参与到金融衍生品的投资中可能比个人投资更为稳健。
此外,2015年股票市场可能依然保持牛市格局,银行仍会加大挂钩股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很多投资者也希望通过银行理财产品的渠道更稳健的分享股票市场的收益。不过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切勿盲目认为大盘上涨,看涨类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就一定能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一定要看清楚产品的收益结构是如何设计的。有的理财产品设置了涨幅上限,如果涨幅超过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阀值,则只能享受某个固定的低收益或预期最低收益率。因此,投资者在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时,不仅要关注产品的挂钩标的、预期收益率,还要关注收益计算方法等其他具体的产品信息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_副本.jpg)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