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被除外承保了还要买吗?

这年头,工作这么累、压力这么大,谁身上都会有点小毛病。但是这些小毛病在医生看来没问题,在保险公司看来却很有可能影响核保结论,导致除外承保。这下,有些让人担心的病连保险都不保了,我们还有必要买保险吗?
什么是除外承保?
在考虑买不买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除外承保。所谓除外承保,就是保险公司根据被保险人的健康告知情况,认为被保险人未来得某种疾病的风险比较高,所以将该疾病的保障排除在外,但其他疾病可以正常得到保障。而如果我们真的因为患上被排除的疾病产生相关医疗费用,保险公司也是不报销的。
保险公司为什么会除外承保?
除外承保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降低理赔风险。就拿甲状腺结节来说,医生说问题不大,但保险公司可不这么觉得。有结节的人未来出现概率更高,意味着保险公司要承担的理赔成本也更高。这时候,保险公司就会通过除外承保来降低自身理赔风险,或是通过加费承保来降低理赔成本。
不想被除外承保,我们该怎么做?
1、尝试投保多家保险公司。
对于不同健康异常情况,不同保险公司的核保标准是不一样的。比如结节,有些公司要除外承保,而有的可以标准体承保。就算是除外,不同的产品也会有不一样的范围。所以朋友们可以尝试投保多家保险公司,找到承保条件相对宽松的一家投保。
2、进行保单复议。
对于有些疾病或异常项,现在是被除外承保,但之后健康情况好转了,检查指标正常了,这下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复议,取消以前的除外责任。
3、动态加保。
有些产品刚出时健康告知会很宽松,我们就可以趁此机会投保这些保险,补上被除外的保障缺口。
如果真的被除外了,我们还有必要买吗?
答案是肯定的。主要有这几点理由:
1、部分除外,其它疾病还能得到保障。
除外承保只能说明这个疾病发病几率较高,也不是说一定会发作。除了这个病,还有那么多高发重疾,难道我们要因为一种疾病而失去百种疾病的保障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我们买保险的目的是为了规避所有疾病风险,又不单单是这一种。
2、保费越拖越贵。
越往后拖,患病概率就会越大。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保费更贵不说,还有可能直接被拒保。不少朋友可能会想,疗养一段时间就好了。但实际上,心理压力加上现实压力,不仅可能没有改善,病情反而还会加重。所以一定要及时投保。
3、可以申请保单复议。
正如前文所说,如果我们的身体疗养好了,就能申请保单复议,取消除外责任,以标准体承保。
4、如果实在介意被除外,不想买了,那还能买一份惠民保,既便宜核保条件又宽松。
由此可见,除外承保可能不是一个好结果,但也不是个坑。如果朋友们真的被除外承保了也不要急,放平心态,还是有很多解决办法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