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的误区有哪些,;你都get到了吗?

每个人都面临退休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可避免的要面临着这一问题,随着养老金负担的不断加重,养老金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商业养老保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许多人在办理商业性养老保险时仍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加以避免,以便更好地保护老年人。
误区一、社会养老保险不需要商业养老保险。很多人认为基本养老保险是不够的,不需要配置商业养老保险。但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则层次较低,覆盖面广。只是保障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水平,最多能满足60%左右的养老需求,其余40%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满足,商业养老保险就是其中一种。尤其对于在退休前享受较高薪资和生活品质的人群而言,更是需要做较多补充。因此,建议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早用商业养老保险补充社保养老的缺口。
误区二、养老保险再购买,等有人认为养老保险应该在快退休时购买的,但实际上它不是。业内人士认为,养老保险是越早越好,因为投保,保费是保险的年龄成正比,年轻的保费,保费较低,以及分红的积累是更具成本效益。
专家表示,养老保险的可保年龄通常以16周岁或18周岁为起点,定额给付养老险年龄越小费率越低,非定额给付的投保时间越长资金运作周期也长,其收益空间也相对较大。35周岁投保养老险的收益明显要低于25周岁,所以建议30岁左右投保养老险最为合适。
误区三、购买养老保险越多越好
一个人需要多少钱养老?一般而言,60岁退休,假设活到85岁,这25年间的生活成本就是养老所需的基本费用。如退休后每年的生活成本是6万元,那么就需要150万元来解决养老问题。在确定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可考虑与社保的互补性。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养老保险越多越好,但保费也会随之增加。因此,选择养老保险的关键是量入为出,保费支出占年收入的10%~20%较为合理。
误区四、年金领取越早越划算
保险产品要有足够的资金增值时间,才能保证未来的收益。即交即领型的产品因为缺乏资金积累时间,产品现金价值较低,通常很长时间才返还已支付保费。因此,不建议被保险人选择当年交费当年领取的方式。对于不必使用生存金的被保险人来说,如果生存金当年不领取,保险公司会累计生息,以复利方式滚存下去,等到养老需要这笔资金时会颇为可观。
误区五、过于注重投资收益商业养老保险
并不是只关注收益,它最主要的功能还是保障。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是出于对自身的养老计划,是依靠合同的“强制性”储蓄手段,是为了避免养老金储蓄计划出现中断,同时还是为了防止养老金不合理使用。
因此,虽然商业养老保险不能给我们带来高回报,但它可以帮助我们留住钱,留住未来的依赖,并在经济风险来临时给我们一个保证,这就是商业养老保险的本质。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