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缴纳年限是多少?退休待遇有哪些呢

保险作为现在热门的行业,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所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重要的险种之一。在我国,养老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参加。作为用工单位,只要职工为企业付出劳动,就必须依法为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按时缴纳养老保险费。
对于养老保险的知识,我们还需要了解的就是关于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的问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对退休待遇的影响有多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职工咨询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退休待遇问题。很多人思想上存在两个明显的误区:一是缴费满15年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缴了;二是缴费基数达到最低限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缴那么多。殊不知,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是影响退休待遇的关键因素,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待遇越高。那么,什么是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什么是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的高低和缴费年限的长短对养老金待遇究竟有什么影响呢?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实例,简要作以阐述。
对于基本养老保险的知识,我们还需要了解的就是相关的规定,按照《陕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参保职工个人以上年度本人全部工资性收入的月平均数缴纳养老保险费,工资收入高于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以300%作为缴费基数(缴费上限),低于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60%作为缴费基数(缴费下限)。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8%,其中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城镇个体劳动者和企业失业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全省公告的缴费基数,按规定的缴费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什么是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指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即: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当地实行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前,职工参加工作的年限。而实际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在当地实行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后,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实际年限。
根据我省养老金计算办法,基本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其中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直接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具体讲就是,参保人员将养老保险缴纳后,社保机构根据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按照一定的比例为参保职工建立个人账户,在个人账户的划转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缴费基数越高,划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就越多。同时现行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办法规定,每增加一年缴费,基础性养老金计算比例增加一个百分点。例如缴费15年基础性养老金计算比例为15%,缴费40年计算比例为40%。因此缴费年限长短的区别也就在这里了。
我们举两个实例:
例1:李某,女,1959年3月出生,1995年1月参加工作,2009年3月退休,缴费年限累计为15年,缴费基数为下限,通过养老保险待遇计算程序所得养老金为518.21元/月。
例2:石某,男,1949年11月出生,1968年3月参加工作,2009年11月退休,累计缴费年限41年,缴费基数为全省岗平工资的200%,通过养老保险待遇计算程序所得养老金为2106.71元/月。
根据以上分析,相信大家对于相关的知识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要缴费能力许可,企业或个人就应该尽可能以较高的基数缴费,并且尽可能地延长缴费年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退休之后享受到较高水平的养老金待遇。那么,如果企业侵犯职工权益,为职工少缴或漏缴养老保险费,职工应如何处理呢?我们建议:一是在每年初确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时,职工本人可对基数进行核算,基数有误时可拒绝签字。二是缴费基数已经少缴或漏缴的,可以通过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或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处理。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