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养老保险做实个人账户单位缴费将划入社会统筹

做实个人账户,积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解读“十一五”期间我国劳动保障政策时表示,为了与做实个人账户相衔接,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此消息发布后,本市许多市民来电询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将来我们的养老金会变少了。
对此,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和采访。单位缴纳的3%放在另一个“篮子”里了目前,本市的养老保险缴纳办法是:被保险人按8%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按缴费工资基数的20%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被保险人个人账户按被保险人缴费工资基数的11%建立;被保险人个人账户包括:被保险人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的“20%”中的3%,以及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利息。明年1月1日起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的一个最主要的变化是:原来由单位缴纳的“3%”不再放在个人账户,而是放在统筹基金部分。
首先,个人缴费不会因此增加或者减少;其次,“3%”随先前的17%一同放在统筹基金,未来将和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一同成为被保险人退休后养老金发放的来源。也就是说,此举对被保险人的利益没有任何损害。“纯洁”个人账户是为“做实”个人账户“3%”为什么要从这个口袋放到那个口袋?此举是为做实个人账户,积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昨天采访时,一位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个人账户为“虚拟账户”。
记者了解到,目前除东北三省外,其他省市执行的是1997年的有关决定。由于制度设计的欠缺,各地在财务上实行混账管理的办法,允许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相互调剂使用,个人账户因此成为“空账”,“空账”以每年1000多亿元的规模增加,到2005年末将达到8000多亿元。有专家认为,改革后,个人账户完全由个人缴费形成,可强化个人责任,通过对计发办法的调整,调动个人缴费的积极性。财政不需要对个人账户进行兜底也可以减轻财政压力。“做实”个人账户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增至4亿左右,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形势显示,退休人数增长快于参保人数的增长。
另据了解,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覆盖率仅为15%。据专家介绍,目前养老金缺口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当年收的养老保险费不够支付当年的养老金支出,另一个就是“空账问题”。从理论上讲,单位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后,一部分拿出来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另一部分应存在个人账户中留给自己退休后使用。“但养老金制度从开始实施到现在,这些个人账户从创建起就是空的,部分地区养老保险费一直处于‘收不抵支’的状态。”目前本市离退休人数增长很快,现状是2.6个在职人员养活一个退休人员,我们缴费比例的28%已经都用在退休人员养老上,填了“窟窿”。
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如果按照新政策调整,个人账户的基金将被储备起来,国家会有专门部门把做实以后的个人账户进行商业化运作,有可能用在中央或政府设定的投资项目上,并有一定利率。当投资项目获得收益时,利率也随之提高,这样百姓个人账户中的养老金就会升值。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