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不过理财专家的建议却是,养老规划是越早越好,越早投入,成本越低。准备越早,成本越低一个人目前30岁,年收入5万元,60岁退休,假定5%的通胀率,从60岁到80岁,如果他想维持和现在一样的收入水平,你猜他到60岁时应准备多少钱?养老规划的本质是在有收入的时间内为退休后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作准备。为养老准备的投资时间越长,投入的成本越低。毛丹平认为,目前一个普遍的误区是到临退休才考虑养老的问题。毛丹平给养老的投资组合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毛丹平最后提出,养老是长期的投资,有时候资金需求会跟中短期的投资目标冲突。

国家调整社保基金个人账户的消息,让养老成了现在办公室里最热闹的话题,连不到30岁的小王也开始忧心将来如何养老。这么年轻开始考虑养老,是不是太早了点?不过理财专家的建议却是,
养老规划是越早越好,越早投入,成本越低。准备越早,成本越低一个人目前30岁,年收入5万元,60岁退休,假定5%的通胀率,从60岁到80岁,如果他想维持和现在一样的收入水平,你猜他到60岁时应准备多少钱?著名个人理财专家,中大君融投资顾问公司总裁毛丹平博士给记者出了道计算题。433万!这一答案估计会让不少人吃惊。养老规划的本质是在有收入的时间内为退休后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作准备。为养老准备的投资时间越长,投入的成本越低。毛丹平认为,目前一个普遍的误区是到临退休才考虑养老的问题。社保只是保障社会平均生活,对于高收入人群而言,希望退休后也能过富裕、有尊严的生活,但实际上很多人没有考虑到,在退休后要维持之前的生活水平,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必须要未雨绸缪,从早就开始规划。在不同阶段,处于养老目的投入比例不同。像小王这样的年轻人,开始时的财务目标更倾向于结婚、买房、买车、生育等等。但最重要的是增强创收能力,积累部分资金用于养老。要想退休后过上好日子,你得准备一篮子鸡蛋,保证每天能吃上一个;有能力最好能有只母鸡,还能不停下蛋。毛丹平给养老的投资组合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鸡蛋说的是现金、社保、养老
保险等退休后能获得的固定资金;而母鸡说的是房产和股权的投资,可以赚取浮动的收益。用专业的话说,已支付保费稳妥、适度收益是衡量养老投资组合是否适当的标准。如何投资积累养老金?除了社保基金、企业
年金等社会承担的养老资金外,个人投入的部分在各种投资产品中如何分配比较合适?首先,可以用20%到30%的钱
购买商业保险。毛丹平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退休后的现金流必须要充足,所以要保证20%到30%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包括现金和可以迅速变现的货币市场基金和国债等等。剩下的资金可以做些风险性较高的投资,如投资房产、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等等。房子就像是下蛋的鸡,可以有较稳定的租金收入。从国外的经验看,金融市场上有不少品种就是专门围绕着养老金和退休计划而设计的。养老投资中必须有部分资产可以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房产和股票及基金的投资风险虽高,但可以规避通胀的影响。毛丹平最后提出,养老是长期的投资,有时候资金需求会跟中短期的投资目标冲突。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单独设立养老账户,避免受到当期资金需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