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托管方式,提高资金增值收益率,还利于民

房屋维修基金,也就是房屋的“养老钱”和“治病钱”,全名是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或公共维修基金。当楼房顶层漏水、电梯年久失修时,居民想使用这笔钱却异常困难,甚至有物业公司派专人跑了3年也没弄明白钱存哪儿了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难,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本是购房时居民上交的一笔钱,但使用时却困难重重。按照规定,对电梯的大修及更换可以使用专项维修资金,但需经 列支范围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以及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 签字同意,再经过有关部门审批才能拨付。
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秘书长宋宝程说: 很多小区没有业委会,加上有些业主对物业公司不信任,想实现两个 2/3 签字很难! 即便成立了业委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依然会遭遇 审批难 。 据悉,在满足两个 2/3 签字的基本条件后,还要经过鉴定、审价、数据整理、数据关联、维修、竣工验收、审批、付款等多个步骤,居民才能真正使用这笔钱。 北京市金港国际小区业委会主任于志红说: 光鉴定就要排队半年,所有流程走下来需花费一年多时间。等批复下来时,物价、人工费都涨了,之前确定的预算根本不够用。 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程建华提供的数据,截至2013年年底,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累计金额约为350亿元,使用额约为8亿元。按此计算,资金使用比例不到3%。 宋宝程透露,目前北京市这笔资金的账目管理在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而业务管理则归市住建委相关部门,流程办理还涉及市房屋安全鉴定总站等多个部门,业主存取资金要到银行,多头管理问题十分突出。 为此,北京市住建部门去年曾专门出台文件,对房屋损坏造成渗漏、电梯故障等六大类维修使用资金的流程进行简化。 除多头管理和运行效率低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还存在着归集不到位、数据混乱、增值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化解维修资金使用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实际拨付困难之间的矛盾,不让数百亿元房屋 养老钱 继续沉睡,我们应积极探索相关举措。 一方面,应简化现有程序,利用创新手段突破管理障碍。在实践操作层面,我们可以借助短信、微信等手段,让业主对资金的使用进行表决,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应进一步理顺管理思路,由单一部门对专项维修资金进行统一管理,明确职责,降低管理成本。 此外,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经验。在美国,房屋维修准备金的保值增值由基金公司负责管理。在资金闲置期内,除留足15%的资金外,其余资金均会以借支方式获得利息。专家建议,我国应改进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托管方式,提高资金增值收益率,还利于民。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