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关于投保、缴费的小技巧,今天悄悄告诉你……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今天与大家分享几个关于投保、缴费方面的小技巧:
受益人要设置为“指定受益人”
将默认的“法定受益人”更改为“指定受益人”,看似简单的一个小改变,其实是对财产分配的明确指令和意愿。法定受益人按照顺位继承,有父母、配偶和子女。如果家里兄弟姐妹再多,不排除演变成旷日持久的财产纷争,失去了保险对于遗产分配的契约型价值。
缴保费善用“宽限期”
对于很多高净值客户,每年缴费金额非常大,如果到期就缴费实则是浪费了2个月的投资收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保险缴费都有60天的宽限期,只要保单缴费日当日起计算60天交上续期的保费,保单权益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所以很多高净值客户就可以用这60天购买一份2个月的理财产品或者可以随时支取的理财产品。同时,要特别提示:
第一、超过“宽限期”缴费,将会导致保单失效,所以要务必确保理财资金的到账日(不是到期日,重要的话只说一次)要比“宽限期”的日期提前几天;
第二、要确保投资的理财产品是属于稳健型的,没有已支付保费损失风险的产品。否则,如果只是追求高收益而忽略了风险,等到“宽限期”结束的时候,产品是亏损的,就无法正常缴费了。
每年的缴费额要量力而为
有保障意识是非常好的,也是非常深谋远虑的。可是最近很多年,经常能看到投保人由于在“投保时”太过于理想化,导致了在保费缴了几年后无法正常支付。退了就损失成本,不退也难以维系。本来很好的保障成为了甩不掉的“甜蜜的负担”。
一般建议投保金额不超过家庭总收入的10%-15%为最佳。同时,看你所处的行业水平,如果是正在压力与激烈的竞争中,收入趋势是不断降低,要谨慎合理规划未来的保费。如果是所处朝阳产业且未来收入可预期不断增长,可以适当增加保额做到锁定性价比。
如果收入不高、余钱不多,要配足“消费型”保障类产品。配置合理绝对不是“不配置”,而是要充分利用好手中的每一分资金,让自己毫无后顾之忧的去拼搏。如果当初设置不合理,如今确实有困难继续缴费,可以申请“减额交清”。
投保人拥有更多主动权
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设置是非常有讲究的。其中投保人拥有绝对主动权,可以有投保和退保的权利。被保险人就是被保障的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非常需要量身定制,建议咨询专业金融理财师。受益人我们刚才讲到了,务必要设置为“指定受益人”。
三者关系设置好了,可以成为家庭资产保护的“尚方宝剑”。如果设置的不够合理,只能充当保障功能,差别真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我们常常建议: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找一个专业的理财师,也将助力你的财富规划事半功倍。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_副本.jpg)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