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怎么买?2022年全网重疾险超全选购指南+9月重疾险推荐!

叶树蓉
2.2K
前言:如果你不了解重疾险,不清楚重疾险保什么,不知道重疾险怎么挑选,那么,我强烈建议你阅读这篇——全网最全最实用的新重疾险挑选指南!2021年我曾测评了55款产品,而在2022年互联网重疾险新规后,重疾险市场迎来了大洗牌。比如这期,我测评了以下55款重疾险:根据测评结果,我制作出了2022年最新的重疾险保障排行榜。一款重疾险,可能同时包含八九种责任、保障上百种疾病。不同的重疾险,疾病数量、理赔标准等方方面面都可能存在差异。虽然名叫重疾险,但大多数重疾险不单只保「重疾」!当被保险人在罹患合同约定的重疾时,保险公司就会给付约定比例的保险金。

相信我,这是一篇能帮你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的宝藏文章!

如果你不了解重疾险,

不清楚重疾险保什么,

不知道重疾险怎么挑选,

那么,我强烈建议你阅读这篇——

全网最全最实用的新重疾险挑选指南!

并且点赞、收藏、转发。

只要耐心看完,你就会对重疾险建立起系统、全面的认识。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也为了让本文对各位长期有效。

从2021年3月开始,我持续更新本文的测评标准,以及产品榜单已长达1年!

这篇文章,是我纯手打超过15000+字,前后对比重疾险产品超过100款,解读几百项保障内容,对比条款超过1000条,最终创作而成!

这篇万字长文,没有套路,它只想帮你解决最主要的2个问题:

第一,重疾险保什么?怎么比较每项保障责任的好坏?

第二,当前哪款重疾险产品保障最好?(附最新重疾险排行榜)

只要认真读完,以后不再有你读不懂的重疾险产品,也不会再有能忽悠得了你的保险销售!

此外,我将市面上尽可能多的富有代表性的重疾险产品,进行一番详细评测。

2021年我曾测评了55款产品,而在2022年互联网重疾险新规后,重疾险市场迎来了大洗牌。

为此,我重新花费2周时间,寻找了更多新的重疾险产品。

比如这期,我测评了以下55款重疾险:

根据测评结果,我制作出了2022年最新的重疾险保障排行榜。

榜单在文章结尾,相信能帮你节省大量挑选、对比重疾险的时间。

由于市面上不断有新的重疾险产品发布,本文也会长期持续更新,敬请大家关注~

=目录导航=

一、基础篇:重疾险有哪些保障内容?

  1. 保障内容一:重疾责任
  2. 保障内容二:轻症/中症责任
  3. 保障内容三:身故/全残责任
  4. 保障内容四:特定重大疾病额外赔
  5. 保障内容五: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多次赔付
  6. 保障内容六:其他责任


二、鉴保篇:如何判断重疾险保障责任好坏?

  1. 重疾保障责任鉴别
  2. 轻/中症保障责任的鉴别
  3. 恶性肿瘤多次赔付责任的鉴别
  4. 心脑血管疾病多次赔付责任的鉴别
  5. 特定重大疾病保障责任的鉴别


三、实战篇:55款重疾险新产品排行榜

  1. 第一回合:首次重疾额外赔付排行
  2. 第二回合:轻中症保障责任排行
  3. 第三回合:恶性肿瘤多次赔付责任排行
  4. 第四回合:心脑血管多次赔付排行
  5. 第五回合:少儿特定重疾额外赔排行
  6. 第六回合:身故责任排行

前言:

重疾险,是所有保险产品中保障责任最复杂,形态最灵活的保险险种。

一款重疾险,可能同时包含八九种责任、保障上百种疾病

不同的重疾险,疾病数量、理赔标准等方方面面都可能存在差异。

对不懂保险的人来说,保险责任难对比,合同条款如天书,

挑选重疾险真的很难很难!

但重疾险的挑选,实则有迹可循。

多注意保障责任细节差异,就能轻松识别出绝大多数条款的「坑」。

而挑选一款好的重疾险的前提,必然先从了解每项保障责任开始。

本期文章,将分为基础篇、鉴保篇、实战篇三个部分,

由浅入深,手把手教你挑选保障责任最优质的重疾险产品!


一、基础篇:重疾险有哪些保障内容?

虽然名叫重疾险,但大多数重疾险不单只保「重疾」!

主流的重疾险,一般涵盖3项基本责任,外加一些可选责任或不太重要的其他保障责任:

在实际投保过程中,最重要的一般为前7项保障责任

1. 保障内容一:重疾责任

重疾险责任中约定的【重疾】,通常是指一些会危及生命、治疗过程花费巨大的疾病。

比如生活中常听到的癌症(包含肝癌、肺癌、胃癌等)、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脑中风后遗症(脑卒中)等。

当被保险人在罹患合同约定的重疾时,保险公司就会给付约定比例的保险金。

——简而言之,就是得大病了保险公司根据重疾险的约定来赔钱

赔多少?按什么标准赔?这个我们后面会讲。

重疾责任,是所有重疾险产品都有的最核心的保障内容。

不同的重疾险产品,保障的重疾数量也有不同。

多的可达上百种,少的也有几十种。

但不论保多少种,市面上的重疾险产品,一定都包含了2020年新定义中统一规范的28种重疾:

这28种疾病占当前重疾理赔发病率95%以上,可以说是重疾责任中最精华的保障部分。

言外之意,28种疾病以外的其他病种,发病率不高,相对没有那么重要。

所以买重疾险,病种数量多少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想快速了解目前市面上有哪些值得买的重疾险?小电梯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2. 保障内容二:轻症/中症责任

重疾险保障的轻症、中症并不是普通的小病,而是指与重大疾病概念相对的重疾的早期现象

比如轻度脑中风后遗症、原位癌、恶性肿瘤-轻度、早期肝硬化、较小面积Ⅲ度烧伤等。

光听名字,你会发现这些疾病实际并不「轻微」,甚至有点「要命」。

轻症的治疗花费肯定没法和重疾相提并论,通常是几万到十几万不等,但一般不超过十万元。

再来说说重疾险中的【中症】

中症是介于轻症和重疾之间的疾病或症状,这一点,在理赔的标准,赔付的比例上都有所体现。

关于这三者的关系,我举个最直观的例子:

比如Ⅲ度烧伤,根据重疾险赔付标准的通常分成了轻、中、重疾三种,

并由低至高分别对应30%、50%、100%赔付比例:

当发生烧伤面积为10%~15%的Ⅲ度烧伤时,按轻症30%比例赔付;
当发生烧伤面积为15%~19%的Ⅲ度烧伤时,按中症50%比例赔付;
当烧伤面积≥20%时,按重疾100%比例赔付。

烧伤程度越高,病情越严重,赔得越多。

关于轻症和中症责任,千万不要觉得它「程度很轻」「不重要」。

恰恰相反!因为重疾都是从轻到重逐渐发展的

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就能避免疾病进恶化,有效提高存活率。

尤其是医学水平不断发展,重大疾病的初期检出率越来越高,

而轻症和中症,有效降低了重疾险的理赔门槛,

在疾病还没达到重疾严重程度前,就能先获得一次理赔用于治疗,非常人性化。

重疾、中症、轻症是投保重疾险时必选的基础保险责任

下面要介绍的几种责任一般属于重疾险可选责任,

虽然不是最核心的保障内容,但已有成为主流保障的趋势。


3. 保障内容三:身故全残责任

不可否认,市面上很多重疾险都可以提供身故责任保障。

但选不选身故责任实际也因人而异。

含身故的重疾险一般会有这几个问题:

第一,相同条件下,保费更贵

每年相差2500+元,20年就是5万多块。

第二,相同保费下,保额更低

对于预算比较有限的朋友而言,

不含身故的重疾险也许能买30万保额

但如果含身故,相同的钱也许只能买20万保额

第三,赔付重疾后,再身故就赔不了了

「一张重疾险保单,既能保疾病又能保身故」,看似很全能。

但是,重疾险的身故/全残责任实则有个大缺陷。

因为它和重疾保险金一般不可兼得。

赔了重疾保险金后,以后即便身故,也不能再获得身故保险金赔付了。

当初为了附加身故责任多交的钱也白交了。

当然,重疾险的身故责任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

比如在没有发生重疾的情况下,人是自然身故的,

那这份重疾险还是能当一份寿险来用的;

而不含身故的重疾险,此时一般就只能赔付现金价值了。

并且,重疾险中身故责任也在逐渐「进化」,不断弥补自身缺陷。

从2019年开始,不断有重疾险开始新增了特别身故关爱金的责任,

这项保障的大致内容就是:赔了重疾之后,身故了也能赔!

但前提是:首次重疾和身故之间必须间隔一定年限,例如:

得重疾后不满1年身故,给付比例0%,也就是没得赔;

如果重疾后生存满4年,以后再身故能再获得100%身故保险金。

虽然限制不少,但重疾险的身故责任总算有用武之地了。

特别看重身故传承的朋友,可以稍加关注一下。

当然,如果你更在意的是疾病保障责任,而非身故责任,

那么我更推荐重疾险不要带身故,你可以搭配一份定期寿险做组合保障

保障内容既全面,整体保费还能更便宜。

有些高性价比的定期寿险,30岁女性购买100万保额只需500元。

比重疾险搭配身故保障要划算太多。


4. 保障内容四:特定疾病额外赔付责任

一般来说,在人生各个年龄阶段,不论是男女老少,都有其易高发的一些重大疾病,如下所示:

比如小孩子高发重疾是白血病;男性容易得肝癌、肺癌;女性容易得乳腺癌、甲状腺癌……

近些年,针对不同人群的高发疾病,有的保险公司特地推出了涵盖特定高发疾病保障责任的产品。

当被保险人不幸罹患合同约定的特定重疾时,保险公司在给付基本保险金时,还会额外赔一笔钱

至于这个「额外」到底是多少,则根据不同重疾险的赔付规则和疾病种类来确定。

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复星联合保险公司少儿特疾赔付的案例:

案情回顾:
2019年8月9日,刘先生给1岁的儿子小明投保了一款妈咪保贝少儿重疾险。
基本保额80万元,也就是说罹患重疾,可以一次性赔付80万元。
2020年4月中旬,小明被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根据重疾险合同约定,白血病属于少儿特定重大疾病,可以享受保额双倍赔付。
最后,保险公司一次性给付保险金80万*2=160万元。

特定疾病责任,就是让我们在罹患某些特定重大疾病时,拿到更多赔偿,进一步转移经济风险。

建议大家在做好基础保障的情况下,如果有多余预算,可以重点考虑涵盖特定疾病额外赔付责任的产品。

而对于小孩子来说,少儿特定疾病保障尤为重要,大家在给孩子投保时,也要注意筛选。


5. 保障内容五: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多次赔付责任

为什么近几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多次保障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一,因为非!常!高!发!

2020年上半年保险公司的重疾险理赔报告中显示:癌症理赔率最高,占整体理赔数据的60-80%,是中国人最高发的重疾;

其次则是心脑血管类重疾,例如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疾发生率也相当高。

第二,非常容易复发

癌症结束治疗后,三年内复发和转移的发生概率高达80%。

此外,大部分心脑血管疾病,几乎是不能治愈的,主要依靠长期服药来辅助治疗。

这也意味着,在患病的几年后,患者仍处于重疾状态的概率非常高。

针对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的患者,如果能再次获得重疾险的保险金给付,无异于雪中送炭。

综合以上两个因素,成年人在购买重疾险时,癌症多次赔、心脑血管多次赔最好附加,而且非常有必要附加;

而对孩子而言,心脑血管疾病可能不是当前最高发的重疾,因此尽量附加癌症多次赔就可以了,心脑血管多次赔付的责任可以不用附加。

这一点,我在后文的评分细则中也有体现。

6. 保障内容六:其他责任

除了这六大责任,还有一些对保障责任影响比较小的地方,比如:

(1)投保人/被保人保费豁免责任:

当投保人或被保人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疾病时,免交后期保费,保障继续有效。

保费豁免责任几乎所有重疾险都有,附加的费用也很低,投保时肯定是要加上的。

(2)满期返还责任:

简单来说就是投保后,到了约定的年龄,可以把已经缴纳的全部保费无息拿回来

不过满期返是有前提的,就是没有赔付过重疾(不包括轻症/中症)。

此外返还型产品价格偏贵,比不含返还的重疾险一般贵出30%~50%

但在最重要的保障内容上,返还型重疾险却并没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所以,更想买一份以疾病保障为先的重疾险的朋友们注意啦,

返还型重疾险这种花里胡哨的产品最好少碰,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3)前症责任

有个别重疾险还提供前症责任保障。

保障的是比轻症更早期、程度更轻的病变。

比如肺结节(手术):一旦癌变,就是肺癌;

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手术):和胃癌关系密切;

肝细胞增生性结节(手术):跟肝癌沾边。

前症保障可以在我们身体健康状况出现大隐患时,

先拿一笔理赔金进行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

但是,前症责任虽好,仍比较「小众」,

可比较的产品样本量太少,在此不做讨论。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重疾险的干货,可以点击领取:


上面我主要介绍了重疾险保障内容,

接下来就是本篇文章最最关键的部分了!

如果不想被保险业务员忽悠,下面的内容你一定要认真看!

同时,请不要忘记双击点赞!

万分感谢~


二、鉴保篇:如何判断重疾险保障责任好坏?

上面我给大家讲了很多项保障责任。

但其实,很多责任虽然大多数重疾险都有,但保障的质量其实是分三六九等的。

有保障疾病数量多的;有赔付比例高的;有保障时间长的;也有理赔标准宽松的……

普通人一般只知道对比数值大小,但更多的方面(比如赔付规则)可能就忽略了。

下面我会拆开每一项保障责任细节,教你如何正确对比。

1. 重疾责任

上面我们提到,重疾险都会涵盖统一规范的28种重疾。

且这28种占到了重疾发病率的95%以上

所以,一款重疾险保障多少种重疾并不是重点。

最重要的,是给付的重疾保险金,也就是患重疾时真正能赔到手的钱。

重疾的赔付公式是:保险金=基本保额×赔付比例

所以保险金实际和两个因素有关:


第一,就是基本保额。

而保额的多少,和你的钱袋子有关。

想买更高的重疾保额,就得交更多的保费。

例如:某款重疾险在其他投保条件相同的前提下,10万保额,对应保费为1779


20万保额,对应保费为3558。


如果想未来不幸出险时能够获赔更多保险金,就要在投保时多花钱买更高的保额。


第二,就是赔付比例。

相同情况下,赔付比例当然越高越好。

重疾的赔付比例一般为100%基本保额,

买50万保额最后就能赔50万

但现在,有不少重疾险都有首次重疾额外赔付责任。

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就能获得更多保险金赔付。

大师兄整理了几十款重疾险的重疾额外赔责任,

我发现赔付规则由好到差大致有三档:

(1)第一档:60/70周岁前额外赔

超级玛丽6号为例:60周岁前,额外赔100%保额。

假如购买了50万保额,60周岁前出险可赔100万。

在保障时间上,可保至60周岁或更久,

同时没有其他的赔付限制(主要是病种限制),实用性堪称最强。


(2)第二档:只保障10~30年

以人保的i无忧重疾险为例:

仅限投保前10年能额外赔,额外赔付比例是50%。

和前者相比,赔付比例低了一些,更重要的是,i无忧首次重疾额外赔的保障时间上明显缩短了,只保10年。

比如0岁孩子投保,i无忧只保到10周岁;

而超级玛丽6号能保到60周岁。

很显然,第二档只保障10~30年,在实用性上稍微差了一些。


(3)第三档:只对某些疾病额外赔

这一类产品比较少,首次重疾额外赔只针对部分疾病,较为苛刻。

比如中华健乐佳倍重疾险,只对首次癌症额外赔付,且赔付比例只有20%。


万一罹患的是比较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显然就不适用额外赔付了。

这种的实用性比起前两种会更差一些。

每种重疾险的限制条件、赔付比例都是不一样的。

在选择首次重疾额外赔付责任时,注意这三个原则即可:

一,限制条件越少越好;
二,保障时间越久越好;
三,赔付比例越高越好。

具体的产品详情,可以查看:


2. 中症/轻症责任

2020年重疾险新定义是保险业的一件大事。

而重疾新定义虽然首次对轻症疾病作了统一规范,

但我实话告诉你,对产品责任的影响很!有!限!

不同的产品,在轻症和中症保障上的差距仍然很大。

有多大呢?就拿赔付比例来说:

轻症赔付,最低的只有20%保额,最高的可能达到50%保额。

因此,在挑选重疾险时,轻症、中症责任仍然值得我们多花心思。

关于轻症和中症责任的对比,我们最需要关注这三个方面:

(1)看高发疾病涵盖是否全面

《重疾险新定义》对恶性肿瘤—轻度、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进行了统一规范,所有的新定义重疾险必须包含上述疾病,甚至连赔付标准也必须一致。

但实际上,最高发的轻/中症疾病远不止3种,而是有12种。

比如轻症会看含不含原位癌、冠状动脉介入术、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中症一般会看含不含中度脑中风后遗症、中度面积烧伤等。

鉴别一款重疾险轻中症责任的好坏,不能单看疾病数量,还要确认12种高发疾病是否全面

在实战篇,我会帮大家详细拆解每款重疾险的疾病涵盖情况。


除了高发疾病,还要注意同个病种在不同产品中病种类别设置的问题

什么意思呢?

一些重疾险产品将某些高发疾病按轻症来赔,赔付比例可能只有20%或30%

但别的产品,可能将同样的疾病分到中症责任里,可以按照50%甚至60%的比例进行赔付。

神奇的是,后者赔的更多,赔付标准和前者相比却并没有变严格。

举个例子——
产品名称:和谐喜乐保重疾险VS中华健乐佳倍
疾病名称:肾脏切除(12种高发轻症之一)
赔付比例:中华健乐佳倍赔20%保额,和谐喜乐保能赔60%保额

再看这两款重疾险对于肾脏切除的理赔标准部分,基本上没有区别:

所以,结论就是:同样的情况下,喜乐保可以多赔40%保额,

按50万保额计算,相差了20万元!

所以,想要获赔的概率更高、获赔保险金更多,

当然要选择轻、中症疾病设置更合理的重疾险


(2)看赔付条件谁更优秀

在谈到轻中症的赔付条件时,通常会比较多次赔付间隔期疾病分组情况。

因为这通常关系到轻症多次获赔的概率。

但统计了几十款重疾险,我仅发现2款产品轻症有间隔期:

弘康哆啦A保2.0,轻症赔付间隔期180天;
中华健乐佳倍,轻症赔付间隔期90天。

而轻中症疾病分组的情况也极为少见,很少有产品的轻中症有分组。

关于赔付条件,最值得一说的其实是疾病的理赔定义

虽然对于最高发的3种轻症,官方已经给出了完全统一的疾病理赔标准。

但,其他的轻症疾病呢?

以原位癌为例:

原位癌指的是还没有浸润扩散的癌细胞,简单来说就是最早期的癌症,危害性相对较轻,一般几万块就可以治好。

原本原位癌是包含在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的保障责任里的,

可是重疾险新定义中,恶性肿瘤-轻度不再保障原位癌了,新定义也没有对原位癌作责任做统一规定,而是由保险公司自行增加或规定赔付标准。

朋友们,注意这里的「自行增加或规定」啊!

这就跟老师告诉学生:「今天的家庭作业写不写自愿」一个道理!

肯定有保险公司增加了,肯定也有保险公司没有增加。

有的产品赔付标准相对宽松,有的产品赔付标准十分严格。

果不其然!我查找了许多重疾险产品的原位癌理赔标准,发现差别还是挺大的。

三款产品的赔付标准都不一样,帮你翻译一下:

①和谐喜乐保:基本没有太多理赔限制,仅排除了艾滋病导致的原位癌,这也很合理;

②超级玛丽6号:限制稍多,要求必须接受了积极治疗才能理赔,而积极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化疗或放疗等治疗方式;

③太平福禄顺禧:这个是最严格的,要求必须已经接受针对原位癌病灶的手术治疗,如果是其他治疗手段,就不能赔付了。

在原位癌理赔宽松程度上,①>②>③。

其他几十款重疾险,原位癌理赔标准基本都是这三种,大家碰到了,直接对号入座即可。

而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后文在对比时,仅关注条款中是否要求原位癌必须手术才能理赔。

如果限定必须手术治疗才能理赔,那么很显然这条理赔标准比较严苛;

如果没有要求必须手术切除或必须治疗,我们则一般认为相对比较宽松。

同理,除原位癌外,其他的高发轻症疾病,可能也存在理赔标准的差异,需要对比具体条款。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了。



(3)看赔付比例谁更高

虽然新定义对于3种高发轻症,规定了赔付比例不得超过30%保额。

但每位精算师对于新定义的解读都是不一样的,设计的产品也在赔付比例上多少有一些不同。

对比了几十款新定义重疾险后,我发现轻症赔付比例大致有3种情况:

第一种,轻症赔付比30%更低:

比如平安、太平洋的几款重疾险,还是保持了一贯的轻症保障水准。

纵是迭代了十几个版本,轻症比例还是只有20%!

虽然平安的产品有「运动加保额」的轻症比例加成:

但对于轻症保额的提升不大(只有1%或2%),

即便加上,轻症赔付最高还是只有22%保额;

而且生效周期长(第三年才生效),并不能立刻用于轻症保险金赔付。


第二种,轻症赔付比例为30%:

大家不要觉得轻症赔付30%很少。

当前主流的重疾险产品,比如超越1号、吉瑞保、人保i无忧重疾险等,

都是严格遵守保额的规定来的,轻症赔付30%保额,一般来说轻症赔付十几万是够用的。



第三种,轻症赔付超30%比例:

无忧人生2022、和谐喜乐保、凡尔赛PLUS等:患轻症除赔付30%的保额外,60周岁前还可额外赔15%保额,合计45%保额!

保障时间更久,赔付比例比其他产品更高!因此,这可能是当前新重疾险中实用性最强的轻症赔付设计了。


每家保险公司对于新定义的解读都各有不同,设计出的产品形态也各异。

想了解更多轻中症高赔付比例的产品,可以查看:


3. 特定疾病额外赔付责任

各家保险公司特定疾病保障都不太一样,

根据人群,我们一般分成三种:少儿、成人男/女性、高龄特定重大疾病。

在这里我着重分析一下少儿特定重大疾病,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一种。

其他两类人群的特定疾病保障,在对比时参照同样的逻辑即可。

少儿特定重疾额外赔付责任好不好,一般要关注这三个方面:

①高发重疾是否涵盖?②赔付比例高不高?③保障期限怎么选?


(1)高发重疾是否涵盖?

我查找了重疾险相关数据,帮大家整理出了儿童高发的特定重疾表。

一般来说,少儿比较高发的特定重疾有以下15种:

当然,很多重疾险肯定是无法全部涵盖这15种的,

只要涵盖白血病、重症手足口、脑恶性肿瘤等最高发的3种,就算其他的疾病少了几种影响也不大。

但从最理想的角度考虑,高发病种肯定涵盖的越全面越好。



(2)赔付比例高不高?

目前市面上少儿重疾险还是比较多的,本次我整理了十几款产品。

而这些大部分少儿重疾险产品,少儿特定疾病一般都能额外赔付100%保额。

加上基本重疾保险金,通常都可以做到少儿特定重疾2倍赔付。

当然,不排除未来的新产品赔付比例更高或者更低。

我的挑选建议是:比例越高越好,但高发疾病涵盖更加重要。

以后有新的少儿重疾险上线,我也会尽量同步到下方链接:

所以请大家点个关注,以后有内容更新也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通知!



(3)保障期限长不长?

一款重疾险可以保至七八十岁甚至保终身,

但不代表这项特定疾病保障期限也有这么久。

在这里我总结了一下少儿特定重疾保障期限的几种常见情形:

大部分少儿重疾险对于特定重疾的保障时间一般都约定在18周岁前。

字数:8749
来源:转载
【免责声明】作者在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 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hegui@zhuanxinbaoxian.com。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大力水手
核保友好、有机会享更优费率
80851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80151
达尔文11号
可选疾病额外赔、癌症/心脑血管
79523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阿基米德
重疾补偿金、大公司品牌
69025
哪吒1号
重疾不分组、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891
超级玛丽真多次
可选重疾额外赔80%、重疾多次
68741
完美人生7号
女性特定疾病保障、癌症保障好
68542
妈咪保贝爱常在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045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8005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您想咨询什么险种?
重疾险
定期寿险
医疗险
意外险
年金险(终身寿)
帮我定制
免费预约
我同意接受[个人信息使用授权]。 您提供的个人信息用于我司后续致电进行保险产品介绍及投保协助,我们不会泄露给任何第三方或其他用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