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要交多少?

公积金是职工的一项重要福利,每个职工每月都必须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公积金。那么,公积金要交多少呢?从多个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公积金缴纳基数不同,缴纳比例也不同
根据个人的缴纳基数不同,缴纳比例也会有所不同。例如,上海地区的职工公积金缴费基数为基本工资上限的20%,其中个人缴纳比例为7%,单位缴纳比例为14%;而北京地区的职工公积金缴费基数为原缴费基数上限的12%,其中个人缴纳比例为12%,单位缴纳比例为12%。
2. 公积金缴纳比例会逐年递增
在一些地区,公积金的缴纳比例会根据年限逐年递增。比如深圳地区,从职工开始缴纳公积金的第二年起,个人和单位缴纳比例分别每年增加0.5个百分点,直至个人缴纳比例达到10%,单位缴纳比例达到12%。
3. 公积金缴纳金额上限不同
在不同地区,职工公积金缴纳金额的上限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公积金缴纳基数越高,缴纳金额上限也会越高。例如,上海地区职工公积金缴纳金额的上限为本市封顶工资的20倍;而北京地区职工公积金缴纳金额的上限为原缴费基数上限的3倍。
4. 公积金缴纳可以享受税前扣除
在个人所得税计算时,个人缴纳的公积金可以享受税前扣除。根据国家税务局发布的相关规定,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以每年12个月的缴存额为限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年度预扣除,即每月可以减少应纳税收入的金额,从而减少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金额。
综上所述,要确定公积金要交多少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域、缴纳基数、缴纳比例、缴纳限额等等。建议职工在缴纳公积金时要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以便合理规划自己的工资和福利。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