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持续关注保险产品的朋友,可能比较惊讶,好像上一次下调还没多久,就要再降了?
确实太快了,到8月31日,距离3%预定利率降为2.5%才刚满1年。
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相关通知,确定了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
简单来说,就是参考5年期以上LPR、5年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3个数值,每季度确定一次『预定利率研究值』。
下调规则也简单直接:当连续两个季度『研究值』低于『预定利率』0.25%时,就要下调预定利率。
比如现在预定利率是2.5%,那么研究值低于2.25%就算符合条件。
此前我们也多次写文章给大家分析过,预测三季度预定利率大概率会从2.5%下调至2%。
4月份公布了一季度的研究值是2.13%,加上这次的1.99%,妥妥地满足了下调条件,我们的预测也得到了验证。
从机制看,随机性好像挺高,但实际上3个指标都已经长期处于下降轨道上。
所以这次研究值下降属于意料之中,无非是“该来的终于来了”。
因为涉及到产品上下架、新品开发备案等诸多环节,所以预定利率下调都有一定的滞后性,不会马上进行。
监管规定,新老产品要在两个月内完成产品切换,多家保险公司公告为8月31号,时间也基本一致。
图源:平安人寿
也就是说,从现在到8月31号这段时间,基本也是大家购买预定利率2.5%产品的最后窗口期。
得提醒还在纠结、想要等到最后时间再买的朋友,按照以往经验,很多好产品都是突然宣布离场,留给大家反应时间很少,所以有预算、有合适产品的,最好尽快上车。
如果错过这个窗口期,等预定利率下调完,后面的保险会有什么变化,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
下面就跟大家展开聊聊。
具体的影响,我们分险种来说。
1、普通人身险预定利率降为2%,有的价格上涨,有的收益下降
这里面分为两类,一类是保障险,一类是固收类储蓄险,咱们分开说。
意外险和医疗险基本不受影响,主要是『定期寿险、重疾险』,价格会上涨。
其中重疾险上涨幅度会比较大,我们来做个对比:
这还是纯基础保障的费用,要是再附加一些保障,价格差异可能更大。
目前已经有不少“网红”产品,下架了部分交费期限,比如超级玛丽13号、完美人生7号、达尔文超越版等,还没有配置重疾险的朋友,建议关注一下,点此查看最新重疾险榜单>>>
收益会大幅下降,以很多朋友会买的增额寿和养老年金为例。
直观体现就是,增额寿的现金价值差距很大,养老金领的钱明显变少:
保费越高,长时间复利影响下,差个几十上百万都是有可能的。
还有一点是,现在优秀增额寿的5年收益率要比5年定存高。
比如四大行的5年定存挂牌利率1.3%,增多多8号(庆典版)5年交,5年收益率则能达到1.79%,10万块放进去,5年能多赚2000多块。
预定利率下调后,固收类增额寿就很难达到这个效果了。
2、分红险预定利率降至1.75%,保证收益会下降
保证收益会下降,连带着包含分红的演示收益整体下降。
当然分红险有一点特殊性,它的实际分红可能高于演示分红——保证收益下降,保险公司会有更多空间进行分红方面的投资。
所以预定利率1.75%的产品,最终收益有可能会高于目前预定利率2.0%的产品。
但这也意味着必须要获得更高的分红,才能弥补保证收益的差值,难度并不小。
相对的,如果投资情况不好,未来的产品收益也会远低于现在的产品。
所以当下的分红险还是更贴合市场环境,也更贴合大部分人的投资喜好。
在这两三个月,有一些经营比较稳健的合资公司,已经提前下架部分产品,比如:
这不是演习,接下来两个月,将会有更多预定利率2.5%、2%的优秀产品下架,且可能是迅速下架,难以反应。
有些保险公司也早已有了新产品的相关动作——比如恒安标准人寿的传世瑞盈B分红险,预定利率1.5%,去年就开始卖了。
时间,是“收益”最好的朋友,也是“成本”最大的推手。
所以还是那句话,感兴趣、有购买计划的朋友,要抓紧了。
想了解当下还有哪些优秀的储蓄险产品,可以查看最新储蓄险金榜
最后,大家都知道经济是有周期的,上行下落可能交替波动进行。
所以肯定会有朋友问,调整后的预定利率,是不是很难再降了,甚至未来可能会重新上调?
接下来我们从多个方面,一起来分析一下。
预定利率研究值机制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调整预定利率,时间因素影响很小,关键看预定利率研究值。
所以结论是,未来几年乃至十几年内,预定利率都没什么上调的空间,反而可能会继续下降。
何出此言?我们一起来看。
1、预定利率研究值的参考数据,都在降
三个参考值,它们的数据及趋势如下:
3个数据均取当年度最后一次调整/变化数据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今日最新数据,每天都会变动,今年来多在1.7%上下浮动。
可以看到,3个数据下降趋势都很明显,以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继续下降的概率依然很大,研究值也就会跟着降。
那么如果下季度研究值比预定利率低0.25%以上,就又达成了“连续两个季度差值超0.25%”的条件,预定利率也就会再下调。
当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次研究值分别为2.34%、2.13%、1.99%,分别下降了0.21%、0.14%。
所以下季度研究值不一定就会低于预定利率0.25%以上,也就无需调整。但无论是高是低,调整只是时间问题。
2019年的时候,还有预定利率4.025%的年金险,以及预定利率3.5%的增额寿。
短短五六年,新产品收益近乎腰斩。
这种下降趋势,在利率下行及行业平稳发展的情况下,很难有上升转折。如果有,那也是较久以后的事情了——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都有可能。
2、利率下跌,是长期趋势
我们跳出保险,看看整个市场的利率情况。
安全稳定的储蓄式国债和定期存款,五六年前还可见利率4%+的产品,现在超过2%的都已是凤毛麟角。
如余额宝这种稳健的货币基金,目前七日年化利率高的也就1.3%左右。
10万块放进去,一年只有1000出头的收益。
银行理财产品呢,从财联社相关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30.97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3.4%。
但收益率几乎相反:全市场来看平均收益2.4%,较2024年末下降0.22%,唯混合类收益微增0.66%。
下降产品分散来看:
以前4%、5%利率很常见,如今3%利率产品都可能要靠抢,利率下跌明显成了长期趋势。
随着利率下行,权益类产品损失风险会更高,大家要谨慎选择。
我们也帮大家搜集整理了目前稳健的金融产品利率,包括存款、国债以及货币基金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此查看>>>
3、想涨利率,很难
利率变化,背后有一个重要指挥棒——政策。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今年来的存贷款利率变化已经能体现这点。
再简单一点说,看国务院的最新相关政策——“刺激消费”依然是头等大事:
比如各种“国补”继续,比如鼓励引导金融机构针对消费重点领域的企业、商家发放贷款等。
意思就是你觉得东西贵,我补贴消费,企业商家经营难,我贷款支持。
这你就懂了,消费补贴可以有,贷款利率下降也有空间。
但存钱储蓄相关的如存款利率,想涨没戏,不然人人都去存钱了,还怎么消费?
据银河证券研报分析,当前的实际利率依然显著高于自然利率,预计下半年还会有1次至2次降息,总计调降政策利率0.2%~0.3%。
所以结论很简单,在“促消费”的政策指挥棒下,利率下行不会那么容易就停止,保险2%的预定利率,大概率也不是尽头,未来可能还会往下走。
预定利率从2013年最高的4.025%到现在的2%,保险市场也从火热的繁荣期步入平稳发展期。
在这个过程中,储蓄险实打实地少了许多收益。
所以不少朋友都很庆幸以前买了高收益产品,有些人更是已经开始领钱。
但也有不少朋友,后悔买少了或者压根没买。
然而过去的已经过去,当前2.5%的窗口期,才是我们要抓住的关键时机。
有计划有需求的朋友,建议尽早行动,避免错过好产品。
下面是优秀产品预计的下架时间,如果大家有心仪的产品,一定不要错过时间!
了解更多利率下行消息,点击下方链接了解:
预定利率研究值已公布!2.5%收益产品即将消失?收益大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