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伤害通常是指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对劳动者身体的损害。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职业伤害事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与建筑业等行业密切相关的12类职业伤害包括:
1.物体打击:指由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但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涉及被车辆挤、压、撞或车辆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3.机械伤害:指被机械设备或工具绞、碾、碰、割、戳等造成的人身伤害,这里不包括车辆和起重设备引起的伤害。
4.起重伤害: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时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但排除上下驾驶室时的坠落伤害和起重设备引起的触电及检修时制动失灵造成的伤害。
5.触电:由于电流流经人体而导致的生理伤害,这还包括雷击伤害。
6.灼烫:包括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强酸或强碱灼伤以及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电烧伤和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不在此列。
7.火灾:指在火灾过程中造成的人体烧伤、窒息、中毒等伤害。
8.高处坠落:由于危险势能差导致的伤害,如从架子、屋架上坠落或平地坠入坑内等。
9.坍塌:指建筑物、堆置物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伤害。
10.火药爆炸:特指在火药的生产、运输、储藏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1.中毒和窒息:涉及煤气、油气、沥青、化学物质、一氧化碳等引起的中毒。
12.其他伤害:这包括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等。
这些职业伤害的分类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职业风险,并为预防和保险保障提供指导。企业和个人应针对这些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