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诚、真情做好社保服务工作

近几年来,上海仪电社保服务中心党委按照仪电构建“命运、责任、荣誉、利益”共同体的要求,以“真诚服务、真情服务”为主题,积极创新服务理念与方法,努力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理念先行——弘扬进取、务实、奉献的精神。弘扬先进文化,营造奋发向上氛围。通过党员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争创优质服务品牌、争创优秀服务标兵等形式,把贴近服务群众工作及群众满意度作为文明窗口评比表彰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营造“践行新战略,岗位作贡献”的工作氛围,形成“评先进、颂先进、学先进”的工作氛围。开展优秀党员、优秀员工的表彰活动。注重收集典型事例,鼓励员工踊跃投稿,及时报道党员在工作中“重服务、解难题”的闪光点和典型事例,激励员工立足岗位作贡献。开展学习交流与研讨活动。党委坚持每年召开大型研讨活动,有围绕创先争优、组织发展工作、多元化帮扶救助、社区化党建、不在岗党员管理服务等方面党建和思想工作研讨,有围绕仪电助医措施、工龄认定、残疾与工伤评定及鉴定标准、丧劳人员办理提前退休、应用民政为老服务政策和措施等方面的政策学习研讨。通过研讨活动,积极研究工作中产生的热点、难点问题,拓展工作新思路,进一步把基础工作做强,把宣传工作做实,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活。
创新载体——探寻拓展服务群众的新载体。开展“承诺、践诺”党建主题活动。在党支部和党员中广泛开展以“真诚服务、真情服务”为主题的“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即: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群众评议、党员评议、组织评议。通过活动,进一步弘扬诚信为民的服务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紧密协作的团队精神,让党员的先进性在工作岗位上展现;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勤奋工作的积极性,把培育积极奋发向上的工作心态,提升服务水平作为仪电社保创建工作的落脚点,动员组织广大党员在日常服务工作中建功立业,把党员的承诺化为实际的行动,以到位、贴切、高效的服务和一流的形象彰显党员先进性。依托多种社会资源,深化企社联手共建。中心党委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拓展企社联手区域化党建的内涵和深度,创新形式内容,努力为党员参与地区党组织的各项活动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使“互联互动互建”工作有实质性的进展。如:市东分中心党总支与江湾镇新南党支部联手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就定期做好企社困难人群的关爱进行沟通;与七浦路商场党支部共同组织的专题组织生活会,由七浦路商场党支部书记畅谈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在现工作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等,通过企社党组织的共同努力,让党员在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制度落地——建设完善服务型党组织的新机制。困难群体的关心帮扶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全覆盖、不遗漏”的工作目标,形成了以政策解困为主、社会救助为先、多元帮困为重、企业助困救急相结合的具有仪电特色的综合帮困救助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援助服务模式。控股公司领导多次走访困难职工家庭,多次批示强调要关注、关心为仪电改革发展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困难群体,让他们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为切实减轻因病致困人员的生活负担,近年来中心先后实施重大疾病帮扶救助、高额自费医疗费助医救助,得到了职工群众的认可和赞誉。非在岗党员的关心服务机制。主要针对非在岗党员的分散性特点,强调通过完善对非在岗党员的服务,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凝聚非在岗党员队伍。在管理服务中做到三个结合:非在岗党员的教育管理与思想工作相结合,与生活援助、就业援助相结合,与企社党建联动相结合,切实为非在岗困难党员提供各类服务,提高教育管理服务水平,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通过落实责任、互助结对等形式对非在岗党员家访沟通交流,及时地解决非在岗党员的实际困难。从非在岗党员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如寄学习资料、手机短讯、网络平台交流、党员服务热线、组织专题参观活动等形式。
针对在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的遇到的党员主动参与不够、愿望和要求不对等、服务工作效能难以量化等问题,中心党委决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实现突破。一是以提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认识为抓手,让党员成为基层党建的生力军。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组织方式,把党员群众吸引到创建活动中来。二是以加强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育一支服务群众的骨干队伍。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经常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党员干部队伍的日常服务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培育一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三是以制度建设为切入口,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融入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围绕群众多元化需求,坚持立足实际、尽力而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使广大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服务成效明显提升。
M6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