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就医结算管理办法

lcaww
1.3K
前言: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疾病门诊、基本医疗、大病医疗、生育医疗、22种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等就医结算和监督管理。第三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属地管理,执行统一的定点服务协议,每个结算年度初,县市医保经办机构与纳入协议管理的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年度《医疗保险服务协议》,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第三章住院就医管理 第七条城乡参保居民因病情需要住院治疗,应选择县域内具有住院资格的协议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各县市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就医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就医结算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就医服务管理水平,方便参保居民就医,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的通知》(云人社发〔2016〕308号)、《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云人社发〔2016〕310号)和《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红政发〔2017〕37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州实际,制定《红河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就医结算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疾病门诊、基本医疗、大病医疗、生育医疗、22种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等就医结算和监督管理。全州范围内统一就医管理制度、统一待遇支付和审核标准、统一结算和经办流程。

第三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属地管理,执行统一的定点服务协议,每个结算年度初,县市医保经办机构与纳入协议管理的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年度《医疗保险服务协议》,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四条协议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时,必须严格执行云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用耗材支付范围和医疗服务设施支付标准;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各项政策规定,遵循因病施治,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原则,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参保居民基本医疗待遇。

第二章门诊就医管理

第五条城乡参保居民持本人社会保障卡或新农合证在参保地县市级及以下使用基药并开展零差率销售的协议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所发生的门诊医药费用,医保基金按以下比例支付。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的普通门诊费由医保基金支付60%;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的普通门诊费由医保基金支付55%;在开展零差率销售县市级协议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普通门诊费由医保基金支付20%。在县市中医院、乡镇、社区、村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治疗使用中草药的医保基金支付再分别提高5%。犬伤人员接种狂犬病疫苗纳入普通门诊按规定支付比例结算,计入年度累计支付限额,不纳入门诊处方值考核。一个自然年度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最高限额为600元。

第六条普通门诊在县级中医门诊单次处方值≤90元,中医康复理疗单次处方值≤100元(不超过5个服务项目),每月平均处方值≤75元;县级医院西医单次处方值≤80元,每月平均处方值≤60元;乡镇卫生院中医康复理疗单次处方值≤70元(不超过5个服务项目),月平均处方值≤60元,乡镇卫生院西医单次处方值≤60元,月平均处方值≤45元;村级卫生室单次处方值≤35元,每月平均处方值≤30元。县级门诊处方输液率≤60%、乡级门诊处方输液率≤50%,村级门诊处方输液率≤40%。门诊抗生素使用率控制在20%以内,激素使用率控制在3%以内。

第三章住院就医管理

第七条城乡参保居民因病情需要住院治疗,应选择县域内具有住院资格的协议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须持本人社会保障卡或新农合证、身份证办理入院手续,协议定点医疗机构在收治参保居民时,必须做到人、卡、证一致;协议定点医疗机构应按规定及时上传住院费用明细,患者出院办理费用结算后,按月报送相关资料进行费用审核拨付。

第八条协议定点医疗机构应规范医疗文书,按规定将参保居民住院期间的各项医疗费用明细实时录入医保计算机信息系统,每日向参保居民提供住院费用明细日清单,交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可,出院时住院医疗费用明细汇总清单须经参保居民或家属签字确认,否则其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报销,由协议定点医疗机构承担。

第九条长期居住在州外、外出务工、就读学生等参保居民,应办理异地安置备案登记手续,填写《红河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安置人员就医备案登记表》,报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备案,可选择1-3家当地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作为异地就医安置医院,其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照统筹区内同级别协议定点医疗机构相关待遇政策规定标准报销。参保居民未办理异地安置备案登记手续,在省内其他州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州内三级医疗机构的规定标准执行,在省级(昆明市区)和省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省级定点医疗机构规定标准执行。

第十条参保居民因公外出、探亲、出差、开会、学习、旅游等在统筹区外地期间突发疾病,确需住院治疗的,应选择当地协议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入院后3个工作日内向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备案(电话报备),方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医疗待遇。

第十一条按就近就医原则,经县市医保经办机构许可,参保居民居住地与其他相邻州(市)、县(市、区)、乡(镇)接壤的,可选择就近的县市级(含县(市、区)、乡(镇)及以下协议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参保居民先行垫付,持相关病历资料(住院收据、出院证、清单原件等)及证明材料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审核报销,其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照统筹区内同级别协议定点医疗机构同等待遇政策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门诊急、危、重症抢救费用,72小时内就医的医疗费用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按一次住院进行报销,费用未达起付标准的统筹基金不予支付。报销时须提供发票、急诊抢救病历或记录、用药治疗明细、检查报告单。超过72小时还需继续治疗的须转到协议定点医疗机构办理住院,医保基金方可支付。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红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有效期5年,自2017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止。与本《办法》相冲突的,按本《办法》规定执行。各县市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就医管理细则。

关注公众号,更多热门保险资讯随时看。

第四章转诊转院

第十三条参保居民确因病情需要或因当地协议定点医疗机构诊疗水平限制无法治疗的疑难病症和特殊病例,必须转诊转院治疗的,应遵循“基层首诊、逐级转诊、先统筹区内后统筹区外、双向转诊”的原则。

第十四条参保居民在本县市辖区内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间转诊转院,经转出定点医疗机构开据转院证明,由转入的定点医疗机构按转诊转院办理入院登记。确需转诊转院到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应由转出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诊转院证明,经主治医师填写科主任签署意见,医院医保办签批后,参保居民在出院时及时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诊转院审批表》向当地医保经办机构申请转诊转院备案登记手续。以出院日期开始计算5天内,为有效转院登记时限,起付费补差;间隔超过5天后再次入院,起付费重新计算。

第十五条参保居民病情诊断明确,需直接到州内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或州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须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申请住院,进行备案登记后方可进入系统结算。危、急、重患者可事先电话报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备案,未事先电话报备的,病情治愈出院后不再予以补办备案登记手续。

第五章费用结算

第十六条参保居民在本县市区域内协议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个人自付部分,由参保人与协议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属于统筹基金支付部分的,由协议定点医疗机构与所属医保经办机构按规定结算。

第十七条参保居民出院结算后15日内因同一疾病在同一医院再次入院的(涉及单病种除外),其本次入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全部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如遇特殊情况,需由定点医疗机构系统内申报,经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审批后,方可结算。

(十)住院期间的陪床费、护工费、优质优价服务费、手术病人的安全保险费等费用。

(十一)乡村卫生人员预防、体检、保健工作直接产生的费用。

(十二)挂名住院或冒名顶替住院等欺诈行为的医疗费用。

(十三)法医鉴定费、劳动伤残鉴定费以及戒毒、戒酒、生理性缺陷检查治疗产生的费用。

(十四)不孕不育、计划生育手术(放环、取环、结扎及复通)、引产(病理性除外)、人流(病理性除外)、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费用。

(十五)违反有关政策或按有关规定不该补助的其他医疗费用。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条县市医保经办机构对辖区内协议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支付结算,以全年基金总额预算为基础,实行“总额控制,定额指标管理,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复合型的结算支付方式。州、县市医保经办机构应根据年度基金支出预算,结合定点医疗机构以前年度产生的有效服务量,合理安排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年度支付结算控制指标,并制定具体的按月支付结算和年终清算支付办法。

第二十三条大病保险医疗费用结算。一个自然年度内参保居民因病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累计自付合规医疗费用(含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自负医疗费用、起付费)超过8000元至2万元(含2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个人累计自付合规医疗费用超过5000元至2万元(含2万元)支付60%;2万元至3万元(含3万元)支付70%;3万元以上支付80%。

第二十四条协议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实行按月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应在每月5日前(节假日顺延)向所属医保经办机构报送上月出院患者的住院费用结算有关材料,经所属医保经办机构审核支付结算。

第二十五条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整合后,参保居民因病情需要到本县市区域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应经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同意,由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在城乡居民医保系统中开通异地就医结算功能,方可到县市外纳入联网结算的协议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其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就医地医保经办机构与协议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州医保经办机构负责清算。

第二十六条参保居民经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同意,转诊转院到州内三级医疗机构以及州二院、四院、五院、州妇幼保健院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州医保经办机构与各协议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在其他纳入州内异地就医联网的协议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由就医地医保经办机构负责结算,州医保经办机构负责清算。

第二十七条经县市医保经办机构核准同意,参保居民在未纳入联网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再凭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出院证明、医疗费用发票、费用清单、患者身份证明等资料原件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报销,费用报销受理截止时间为次年12月20日,逾期不申报结算的基金不予支付。

第二十八条参保居民未经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同意,自行选择定点以外医疗机构住院就医治疗的,其发生的医疗费用基金不予支付(急诊、抢救除外)。参保居民临床治愈拒不出院或点名开药、点名检查及特需医疗服务等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基金不予支付。

- THE END -
【免责声明】作者在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 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hegui@zhuanxinbaoxian.com。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达尔文10号超越版
保额高、重疾不分组
89254
大黄蜂13号(旗舰版)
少儿特疾多次赔、重疾额外赔付高
87541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超级玛丽12号
有额外赔付、重疾保额高
69353
小青龙5号
保障全面、白血病加倍赔
68785
守卫者7号
重疾多次赔、可选纯重疾保障
67451
大黄蜂12号(焕新版)
少儿特疾多次赔、可选重疾额外赔
65182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3152
小淘气5号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综合保障好
62512
易生守护
核保宽松、最高保额30万
60321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您想咨询什么险种?
重疾险
定期寿险
医疗险
意外险
年金险(终身寿)
帮我定制
免费预约
我同意接受[个人信息使用授权]。 您提供的个人信息用于我司后续致电进行保险产品介绍及投保协助,我们不会泄露给任何第三方或其他用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