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保如何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衔接?

内容:城乡居保如何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衔接? 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靠土地的收益和家庭收入,也包括家庭成员打工工资性的收入。基本养老金可以说只是补充性的收入。虽然现在的标准不是很高,但是它是从无到有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政府从来没有为农民发过过养老金,这是开天辟地的,是创造了历史的。胡晓义指出,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最大的受益群体是在城乡之间流动的或者是转移的群体,当然也包括农民工及其家属。(2月26日人民网) 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此次合并的虽然说并不是关注度最高的机关事业人员与企业职工的双轨制,而是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农保,但此项决定几乎涉及全体国民的利益,意义重大。“广覆盖”、“保基本”,“人人享有社保”深入人心。 关于新农保试点文件国务院规定农民缴费标准与城镇居民交费标准的两个制度合并起来,统一规定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标准,也就是说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只要有意愿也有能力可以在这规定档标准里自主选择,抑或有经济能力可以按更高的标准交费,以后可以获得更多的养老金。就农民工群体,除了国务院的文件本身有规定之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也规定了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 显然,时下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保,有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两种选择。两张“社保网”难兜住农民工,这是《半月谈》记者近日在重庆采访时发现的一个现实问题:虽然在政策设计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都向农民工完全开放,但对一些农民工而言,却出现“居民养老保险不愿参加、职工养老保险门槛较高”的问题。而当前不少农民工在这两张“社保网”面前,却总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 高不成?职工养老保险门槛较高。对缴费基数高、保障标准也高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而言,不少农民工也有难处:一是认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门槛高,花费多,自己收入偏低,不愿花钱缴社保;二是一些青壮年农民工认为,社会保险要到退休后才能享受,中间隔了几十年,还没有参保的现实紧迫感。《半月谈》记者在重庆有关县社会保险局了解到:如果农民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最低每月缴纳300多元,最高750多元,一年下来,就需要3000多元至9000多元。社保缴费额度并非每年不变,一般而言,标准会根据前一年职工平均工资变化而增长。对于平均月收入只有两三千元的农民工而言,职工养老参保门槛相对较高。
低不就?居民养老保险参加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轨”运行,缴费标准一致、政府补贴相同,统称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半月谈》记者在四川等地了解到:农民工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并不多。不少人称居民养老保险虽然缴费很少,设置每年缴100元至900元几个档次,但年满60岁退休后,基础养老金仅有80元/月,不少人觉得这样的标准很难起到保障作用。另外,农民工流动性相对较高,而城镇养老保险跨区域、特别是跨省转移接续手续复杂、操作时间长,不少人觉得很麻烦。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也就意味着要参保、中断缴费、再参保、再缴费……目前各地城镇养老保险具体政策不一样,调换工作岗位和地点后,社保接续复杂。再说农民工流动性更大,不少人都没有和企业签订规范的用工合同,农民工社保参保情况可能更加令人担忧。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