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的4种误区

不要把一个公司同它的股票相混淆。当你到一个公司找工作时,应好好了解一下该公司本身的状况如何。但当你进行投资时,更应注意公司股票的价值。即使是一个三流公司的股票,如果价格足够低也可以买入。其实,一篇载于《金融分析家》杂志的重要研究文章清楚的表明了这个观点。纽约城一家投资管理公司新阿姆斯特丹合伙公司考察了“优秀”与“非优秀”两类公司,这种公司分类由托马斯J彼特斯和罗伯特H沃特曼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他们所著的一本畅销书《寻找优秀》中提出的。在1981-1985年这5年里,大多数“优秀”公司的股票业绩低于股市平均水平,其平均收益率仅比标准普尔500种股票高1%。相反,大部分“非优秀”股票的业绩超过了股市平均水平,年平均收入收益率标准普尔500种股票高12%。
在选择股票时,你更应注意的是股票的价格是否合适,而不仅仅是公司的经营管理是否优良。不要过分关注整个股市的状况,有时股市整体会上扬或下跌(下一章我将说明其征兆是什么)。然而,一个股东是在对某一种股票进行投资,而不是整个股市上扬时,很少有价格低廉的股票,但你总可以发现至少一两种股票值得买入。同样,在大多数蓝筹股走势低迷时,仍可从某一特定公司的股票中获利。你所应注意的,是你要实际买入的股票的价格及其前景。不要买进垃圾股。中小投资者们总想买进垃圾证券,希望能一下子赚很多钱。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边缘股票”比蓝筹股价格波动更大,获利可能会更多。例如,如果原油价格突然上涨,一个本来都快要倒闭的小石油公司因此而转到的利润可能要比埃克森公司高得多。然而问题在于,剧烈的价格波动,既能使你赚钱又能使你赔钱。如果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妙,首先受害的是“边缘企业”。
钟情于垃圾证券的投资者们,总能找到有关的历史资料,证明垃圾证券向上的价格波动总的来说多于向下的价格波动。但要注意,这些资料可能不正确,因为其中并未包括那些已经破产的公司曾经发行的证券。考虑到这些因素,如果冒巨大的风险而只获得比平均水平稍高一点的收益率,就不大值得了。因为,如果你持有一笔破产公司的债券,那么无论市场的平均收益是多少,你都得不到一分钱。不要太看重利息收入。好像只要买进能带来超过平均收益水平的利息收入的证券,你就可以稳获丰厚的收益了。其实并不尽然。首先,那些能带来高利息收入的证券,如垃圾债券或境况不佳的电力企业的证券,其风险有可能要比表面看上去的要大。其次,得到的利息越多,股价上涨的可能性就越低。这是件很糟糕的事情。
尽管高息资产在一年或更多时间内能带来稳定的高额收益,但在10年或更长时间内,优良的成长股有可能取得比它更好的业绩。这些成长股是最有可能获得超过通胀的收益,而正如我们已讨论过的,通胀是谨慎的中小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风险。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