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保险的兴起对渔民带来的好处

渔业养殖保险责任一般分为死亡责任和流失责任两大类。死亡责任是指由于缺氧、疾病、他人投毒等灾害事故造成的水产品死亡;流失责任是指由于台风、龙卷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鱼塘、虾池的堤坝倒塌所引起的水产品流失。
在遭遇较大风暴潮的情况下,海洋渔业生产设施和海洋渔业养殖通常难逃海洋浮冰肆虐,即使正常冰情海况年份,局部海洋渔业养殖损失也时有发生。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尚未全部覆盖农业领域的今天,多数沿海地方政府尚未将其纳入政策性保障扶持范畴,全国性海洋渔业综合保险呈现“短板”似乎也属正常。但随着我国包括渔业在内的综合性海洋开发战略的推进,远洋捕捞与近海养殖相结合的海洋渔业发展愿景,也同时为我国政策性保险提出了不可回避的课题。
保险对象主要涉及区域内经过标准化改造,或本身已经达到改造标准的鱼塘,且鱼塘选址与建造符合技术质量要求,堤基牢固完好,排灌设施良好,有防损抗灾设施,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并符合养殖要求,附近没有污染源。
渔业在大农业中属于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渔业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海洋和内陆水域游动性的生物资源,这就决定了它的生产活动环境,较陆地有更大的自然风险。特别是海洋捕捞业和养殖业,最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造成的损害。中国渔业互助保险就是为政府分忧,为渔民解难这一问题上提供了重大举措。那么渔业保险如何办理,以及怎么理赔呢?
“以往受灾只能自己扛,今年有了渔业保险,赔付了34万元,马上就能购买育苗重新组织生产。”10月17日,在太湖县,安徽泊湖渔业公司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当日,太湖、含山、当涂、和县4个县渔业养殖大户共获得保险赔款约141万元。这也是我省实施淡水渔业保险以来开出的首笔保险理赔。
据了解,目前我省已基本实现大宗农作物的保险保障全覆盖,但水产养殖业的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都还明显不足。我省是内陆渔业大省,每年全省渔业因灾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元。为此,2013年,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与国元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我省启动淡水养殖保险试点,截至目前已在9市22县承保水产养殖面积116万亩,保费收入1222万元,为养殖户提供了近2.3亿元的风险保障。我省渔业保险按每亩2000元至4000元保额计算,分为基本保险和干旱险、病害险等三类。从试点情况看,省、市财政补贴75%保费,根据购买保险项目不同,渔民只需要支付30元至60元不等费用,就可以获得较强的风险保障,因而受到广泛欢迎。
渔业养殖保险试点工作是在渔业产业“为农为民”服务领域的一次新开拓、新尝试,标志着我区渔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此项工作的实施必将大幅度促进渔业经济发展,有效防范和降低养殖业风险,为今后养殖保险大范围推广提供宝贵经验。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