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费并非全部计息,投保分红险如何算收益?

近日,网上保险费10000元,一年下来的分红仅66元的消息引发了人们对保险和理财的疑虑。保险和金融产品,被称为反通货膨胀工具,真的能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吗?投资者应如何选择保险和金融产品在市场上?
据网上报道,徐女士去年通过了银行的保险单,10年的保险费为10000元。当时,工作人员表示,预计年产量历史可达到3.5%左右。但当她最近打电话给银行询问股息时,她被告知预期年收入只有66元,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年收入,甚至与银行存款的预期年收入相差甚远。而如果选择退保,则要损失2000多元。
对此,我省一家寿险公司表示,目前市场上投资的保险产品有三类:投资型红色保险、投资型连锁保险和全民寿险,无论哪一种产品在第一年都是低的。这主要是由于缴纳保费没有全部计入投资账户,大部分计入了保障费用,真正进入投资账户的金额比例很少,次年开始,计入投资账户的资金比例才会逐年增加。
记者走访发现,首年度分红较低是各家公司投资型保险理财产品的普遍特点。毕竟,提供保障才是保险产品的最基本功能,投资型的保险产品也同样如此,在这个基础之外,才是为投保人尽可能提供一个理想的投资预期年化收益,至于投资预期年化收益的好与坏,则是以计入投资账户的金额比例划定,而且还与很多方面都有关系,包括银行预期年化利率的水平,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持有时间的长短等等。
长期投资保险理财有收获
事实上,在CPI不断上涨,房地产、股票投资又不景气的背景下,承诺保本、承诺预期年化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正不断受到市民的追捧。在迎泽大街一家国有银行网点内,大堂经理就向记者介绍,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普遍不高于4%,且不承诺保本。
相较而言,一些保险产品3年期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就能到4.75%左右,对追求稳健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很有吸引力。另外,在当前降息预期下,这类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是央行升息则预期年化收益跟着上升,但央行降息则预期年化收益不变,这一点也颇受投资者青睐。由于承诺保本预期年化收益也不错,这些保险产品今年卖得不错。
然而,我省保险经理也表示,毕竟,保险不同于股票的股票可以高抛低吸,频繁进出口,因为保险是一种中长期投资产品。因此,如果投资者偏好短期预期年收益率,保险产品不是最好的选择。而购买保险理财产品,投资者首先需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使自己的资产价值得到长期、稳定的增长,而不是片面追求短期的预期年化收益。如果想要得到理想的投资回报,拥有一个中长期的投资规划才是上策。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