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风险灾害的基本统计分析

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我们主要依赖于相关年鉴、网站提供的数据库、相关网页及杂志。由于我国统计制度的变迁,在数据的整理过程中发生数据失真的情况在所难免。同时,由于数据年代久远,一些数据难免有所缺失。因而在数据的整理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各种数据来源进行斟酌之后决定是否进行使用。
一、数据的来源
我们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水利年鉴》(1989~2004年),金报兴图数字图书馆;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洪水损失数据库;中国综合灾害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减灾》杂志(1999—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1994~2004年)。
二、数据使用的说明
鉴于数据来源的广泛性,不同资料来源的数据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来源于可持续发展信息网以及《中国减灾》杂志的数据记录了各年各省单次洪涝灾害的受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亡人口以及经济损失,所以此部分数据主要用于洪涝灾害损失次数以及洪涝灾害损失程度的统计。洪涝灾害损失因素分析也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网及《中国减灾》杂志中的记录。由于可持续发展信息网及《中国减灾》杂志中的数据并不是十分完整,在聚类分析与差异率分析中,我们需要用到各省的年损失率,此部分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水利年鉴》中关于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记录。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据年代久远,以及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可持续发展信息网以及《中国减灾》杂志中的损失记录并不十分完整,这可能对统计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