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州医保新政:医保门诊特定项目新增7项

市医保统筹基金支付门诊特定项目费用新范围及新标准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医保门诊特定项目有哪些变化?
广州市医保局介绍,广州市医保统筹基金支付门诊特定项目费用新范围及新标准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次门特新政策新增乙肝、小儿脑瘫、肺结核、艾滋病等7个新项目。
至此,广州医保门特项目多达13个类别共18个项目。
“门慢”转“门特”,乙肝报销额度提高3倍
市医保局副局长伍锦明介绍,本次门特新政的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如将乙肝、肺结核等多个常见病种纳入门特项目,惠及人群范围更加广泛,医保的普惠性更加增强。乙肝是一种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过去乙肝是医保“门慢”项目,即门诊指定慢性病,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每月最高可报销为150元和100元。
而新政实施后,乙肝将由“门慢”转为“门特”,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对乙肝的报销额分别提升到600元和420元,报销额度较之前升幅超过3倍。加之乙肝发病率较高,这在很大程度满足了乙肝患者的医疗需求,解决了“门慢”项目待遇保障力度相对不足的问题。
伍锦明指出,新政实施后,对于门特患者的保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比如说肝移植抗排异、慢性再障性贫血治疗等门特项目,新政实施后月报销额度将分别有500元和1000元的升幅。
另外,心脏、肺脏、骨髓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过去参保人若选择在门诊进行,只能选择普通门诊统筹记账,每月最高报销额为300元,纳入门特范围后,该病种每月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额度为6000元,对该类参保患者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福音。要享受门特待遇,必须先到指定医院审核确认有关门特就医管理,市医保局介绍到,除急诊留观外,符合准入标准的参保人要享受门特待遇,须经指定定点医院确诊并审核确认。
经确认的参保人须在指定定点医院中选定1家作为本人相应门特治疗的定点医院。选定医院一经确认,原则上一年内不能变更。广州市医保局提醒,参保人员在享受门特、门慢医保待遇的同时,不再重复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