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央行降息降准的组合拳打下来后,7月的利率市场依然有回响。
LPR维持在低位,六大行3年期存款利率在1.3%左右,新一批储蓄国债也没顶住压力,经历了近3年里较大幅度的下调。
相对滞后的保险「预定利率」也拉开下调的序幕,很可能从2.5%下调到2.0%,近期也有不少产品变动的消息...
*源于财联社报道截图
为了帮大家找到收益还有3%的“沧海遗珠”,我们团队深扒了几百款稳健增值产品的收益表现,进行全网独家的利率大盘点:
如果你有一笔闲钱,正愁没处放,可以趁早抓住高收益的产品,只要收益率高1%,投50万的收益,都能多赚10多万。
LPR,作为银行对外放贷款的参考利率,也就是我们借钱的成本。
之所以第一个提,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房贷、存款利息。
6月20号公布的最新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的是3.5%,跟5月份一样。
一方面,因为5月LPR刚下调,正进一步影响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总得让子弹飞一会儿。
另一方面,今年第一季度,银行的净息差跌到1.43%的冰点,利润空间已经大大缩窄。
如果LPR短期再降,银行为保证利润,转头又得降息,这样只会逼得大家纷纷挪储。
因此,LPR短期不会有太大变动。
然而,它也处在历史较低水平。以100万等额本息的房贷,30年交来算,相比利率下调前,总利息减少近2万。
对存款人来说,LPR“躺”在低位,银行赚的利息少了,也意味着存款利率很难重回3时代。
如果10万块钱定存5年,1.3%的利率,那么到期利息是6500元;而3%的利率,利息则有1.5万,直接多了2倍。
为了让大家多拿点稳赚的利息钱,我们肝了几天,扒了76家银行存款利率,包括国有大行、全国股份银行、地方银行等7大类,方便大家对比:
76家银行的存款利率,绝大多数都在3%以下。
其中,6大国有银行上个月集体下调后,暂时维持不变,5年存款利率基本只有1.3%,最高的是农业银行,还有1.6%。
全国股份银行基本都在“1”字头,目前比较高的有恒丰银行、光大银行,最高有1.95%。
其余的地方银行、互联网银行、村镇银行,有将近一半的出现了下调。5年期存款利率,唯一扛得住3%的,是西安临潼海丝的一家村镇银行。
个别银行为了冲存款KPI,上涨了一点点,比如北京银行,5年期存款从1.35%涨到1.6%。
不得不说,降息的速度实在迅猛。
2025年才刚过半,现在存50万的利息,就比年初的要少整整1.6万。
如果不想存款到期后,万一利率下调,利息直接缩水一半,最好的方式就是:
找到长期锁住利率的产品,比如长期国债、储蓄险。别人的利息在降,而你稳住收益,你就在变富。
5月,LPR、存款都接连降息后,6月10号最新一批的储蓄国债,也没顶住压力。
通常得持有到期,不能交易买卖。如果提前兑付,会损失一定收益。
最新一批的储蓄国债,3年期从1.93%降到1.63%;5年期从2%降到1.7%。
纷纷下调了0.3%,这个幅度是近3年来比较大的。
即便如此,储蓄国债还是比国有大行1.30%的存款利率高不少,一经发售“秒没”,拼的就是手速和运气。
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特别国债,它可以在同花顺App,像股票一样交易。
到期收益率是浮动的,如果高买低卖就会亏损。
比起储蓄国债,记账式国债的收益率下调幅度小很多,比如:30年期上个月1.87%,这个月1.83%。
不过,国债收益率下降,也说明了很多人把钱投向债市。供不应求,国债价格被抬高,收益率就会降。无疑是出于避险心理,大家都想图个心安。
但同样安全高、长期锁定利率的还有储蓄险,它的长期保证收益能达到2.46%。
储蓄险,目前还能锁定近2.5%的利率,确保未来赚的钱,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但随着存款、国债利率进入“1”时代,2.5%的保险也将拉开下调序幕:
据中泰证券预测:第3季度,预定利率可能下调到2.0%;分红险的预定利率也将从2.0%下调到1.5%。
经测算,从2.5%到2.0%,同样100万放固定收益的增额寿,20年收益整整少了15万,时间越久差距越大。
如果你有一笔钱是不能损失的,比如提前退休金、孩子教育、准备养老,想用储蓄险锁定收益,趁早准备,赚的收益也能更高。
那现在高收益的产品还有哪些?下面分别来看看:
①普通型增额寿
增额寿就像一个理财管家,不用你耗时间精力,就能帮忙打理、增值资金。
它跟国债、存款一样收益够稳、够安全,同时又有两大不可替代的优势:
如果你有一笔3-5年用不到的钱,想稳稳增值,或者给孩子当教育金,婚前资产隔离等,可以考虑增额寿。
下面来看看产品:
增多多8号(庆典版)刷新了长期收益的新纪录,当其他选手的IRR,还在努力靠近2.45%,它已经高达2.46%,第5年就超过已交保费。
适合想收益高,又要资金增值速度快的朋友。
守护神2.0(尊享版)紧追其后,IRR达到2.44%,关键还“接地气”,最低5000元就能起投。
如果不着急用钱,更喜欢大公司的话,福有余(2024)还不错,前期增值慢一些,但后期收益能赶上第一梯队,IRR也有2.38%。
②分红险
自从存款、国债进入1时代,固收类的增额寿收益天花板仅2.5%,分红险就备受瞩目。
低息时代下,分红险既有2.0%的保证收益,又有上涨空间,适合偏稳健进取的朋友考虑。
下面我们来看看产品表现:
目前,分红险「保证收益」的上限是2.0%,能接近1.8%已经很不错了。
而演示的分红收益能不能达成,还得看背后的保险公司经营、投资实力靠不靠谱。
综合来看,一生中意(尊享版)可以说是种子选手,「保证收益」长期IRR能达到1.75%,加上分红收益,IRR能达到3.14%。
虽然收益表现不算特别突出,但背后的保险公司实力、过往分红水平都不错。
中意人寿最新的风险评级AAA级,近3年平均综合收益率有6.23%;2023年之前,最低的分红实现率都有100%。如果这是高考成绩,算得上是985、211的水平。
③快返型年金险
真躺平神器,它的资金增值速度很快,最早第5年就能领钱。
钱投进去,不用你操心就自动“涨”收益,领钱后,每月/每年雷打不动给你打钱。
就跟买房收租一样,人在家中躺,钱进“账”上来,每年稳定收租2.5%左右,也不用打理、翻修。
这种产品比较适合想提前退休,躺平“吃”收益,或者存款到期后,想多拿点收益的朋友考虑。
下面看看具体产品:
乐养多5号、福享年年的收益不相上下,长期收益能达到2.42%左右。
两款的现金价值一辈子都维持在25万左右,相当于投入的钱一直在,每年额外领6000多。投入越多,领得越多。
如果想要大公司的,蛮好的人生也蛮不错,背后是太平洋人寿,长期能到2.32%的复利。
这段时间,我们也收到不少产品变动的消息,比如,中英人寿的福满佳3.0下架10年及以上的缴费期。
不管你是想提前退休,还是锁定利率,越早准备,选择也越多。想知道根据自己的预算,哪款产品收益最高,点击这里,专属规划师帮你对比测算。
储蓄险的资金增值时间通常要5年及以上,适合用手头闲置的钱做长期投资。而1年内随时要用到的钱,很多人会选择放货币基金。
自从银行活期存款“躺平”在0.05%,货币基金就成了活期的新平替。
据财联社报道,过去的4、5月里,货币基金总共增加了1万多亿。
它的风险很低,投的都是债券、央行票据等安全性极高的资产,又很灵活,随取随用。
大家平时3-6个月的开销,就很适合放货币基金里。
除了熟悉的余额宝,我们也扒了市面上常见、收益高的十大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产品:
有3款产品的收益率在2%以上,其中微众银行的活期+脱颖而出,收益率能有2.79%。
其余的产品基本都在“1”字头的大部队里。
不过7日年化收益率,就像夏天的天气预报说变就变,比如,活期+5月最高还有3.66%。
我们只能把收益率当做短期的参考,不代表未来产品的表现。
平时要用的钱可以放货币基金,随取随用,要是3-5年用不到的钱,放货基睡大觉,利息只会越来越低。
我们进入低息时代的速度,远比想象中要快。
就在你看完这篇文章时,各大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可能又在下降,国债收益率也在受影响。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跟LPR、存款、国债利率挂钩的保险「预定利率」也将进入史上最低水平,储蓄险产品又会迎来大洗牌。
正因时代变化太快,我们希望通过「利率风向标」,帮大家时刻紧盯市场的“风吹草动”,观察和解读信号,并传递给大家。
帮大家看清利率趋势,找到此刻高收益的机遇,让钱安全、稳稳地增值,不被时间稀释。
转发今天的文章给朋友们,一起躺赚高收益~
江南app官方下载苹果 1对1保险规划服务,理财规划师帮你定制财富方案。点击下方卡片,立即开始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