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房东税”这事还挺火的,很多人都在传:以后房东出租房子,必须交税了。
其实租房交税一直都有,只是过去管得松,很多人“隐形收租”没交而已。
那为啥最近都在说以后房东一定要交税了?这对房东来说又有什么影响呢?
下面就来和大家详细唠唠。
事情的起由是最近国务院发布了《住房租赁条例》,要求全国房东完成房屋租赁备案,9月15日开始实施。
虽然之前一直都有租房备案的说法,但没有强制执行。
现在条例明确房东出租房必须备案,房东不备案的话,房客也可以去申请,不备案就要罚款。
而大家关心的税收问题,虽然这次的条例没有明确说到,但条例要求地方做好备案后,需将信息与税务等部门共享。强制备案了,大多数情况下就会产生税。
而交税对于房东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意味着他们出租房子,多了一笔成本。
除了“成本增加”担忧,现在很多房东还面临一个更棘手的现实问题:房子越来越难租,租金不仅涨不动,甚至还在下跌。
这背后又是什么原因呢?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去年1-11月全国重点50城住宅平均租金累计下跌2.7%。
*图源:中指研究院《2024年中国住房租赁市场总结》
不管是一二线,还是三四线城市,平均房租都在下跌,一线城市稍微跌的少一点,但也有在跌。
不仅房租在降,房子也是越来越难租出去了。
不少地方,房子租不出去,空置率蹭蹭往上涨,网上一搜,相关的帖子很多,房东们是叫苦连天。
为了把房子租出去,很多地方的房东,从之前“少给一分都不租”的强势方,变成现在“主动降租,挽留租客”的弱势方。
*图源:网友分享
那为啥房子突然就租不动了呢?
首先是租房的人,大部分都是打工社畜,不然就是自己做些小生意。这两年,生意越来越难做,裁员消息满天飞,大家的收入预期降低,自然会降低租房预算。
据中指研究院调查,60%的租客表示租约到期后计划换租。理由排前三的是:市场租金下跌想要换更便宜的、工作变动以及收入预期降低。
*图源:中指研究院《2024年中国住房租赁市场总结与展望》
另外,这几年租房市场的供给逐渐增加,供大于求,房租自然会下跌。
一方面是国家大力搞保租房,保租房价格便宜,就会抢占普通租房的市场,比如在上海保租房大量入市的区域,周边个人房源空置率大大提高,房东的房子可能长时间都租不出去。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二手房卖不出去,与其让房子闲置,不如改为出租,还能获得一笔收益,等市场好了再出售。
总的来说,房租普降时代:靠收租躺平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而这对于两类人影响是最大的,一是手上有多套房子,靠收租为生;二是打算买房出租的人。
那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首先是打算买房收租,来打造被动收入的,我们可以换个方式收租,下面会详细说到。
如果是现在手上有多套房子的,可以结合地理位置考虑,比如北京一套老家一套,那就没必要卖,如果都是二三线小县城的非核心资产,那就可以考虑卖掉一些,换成其他优质资产。
比如有位老板,他手上有很多套房子,他就把其中的几套卖掉换成了“金融房产”,这样既有刚需住房,也能保证有更稳定的收入。
说到“金融房产”,这几年更多人开始选择快返年金险。
快返年金险就像养了只“下金蛋的鸡”,最早从第5年开始,每年就能领一笔钱,而且我们交的钱,几乎不会少,随时可以退保拿回来。
投多少钱可以自己选择,不管是几千,几万,还是几十万都可以,很适合用来打造一笔被动收入。
我们具体拿一款产品,来模拟一下收租过程:
第五年开始每年领取27400,折算成每个月就是2283,可以领一辈子。
重点是,领取后现金价值一直维持在100万左右,也就是说你交的钱,一直没有少,需要用的时候随时可以取出来。
大概40年后,已经领回100万,账户里还有100多万,相当于有了两套房子。
要是搁现实中买房出租,首先不一定每个月都能租出去,然后40年了,房子要考虑折旧,不一定还能值100万。
和实体房子对比,金融收租还有很多优势:
总的来说,纯考虑投资,“金融收租”对比“实体收租”,更加稳定,需要操心的事更少,很适合想有一笔稳定被动收入的人。
无论是“房东税”的潜在影响,还是房租普降、房屋难租的现实困境,都在提醒我们,市场环境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对于普通人而言,面对收入预期波动等不确定性,更应先筑牢基础保障。
比如配置好医疗险、意外险等基础保险,为自己和家庭构建一道抵御风险的“防火墙”,再在此基础上规划储蓄。
而对于房东来说,房产作为传统的资产配置方式,其“躺赚”时代已逐渐远去。
不妨将资产配置的视野放宽,在保留核心优质房产的同时,考虑像快返年金险这类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金融房产”,多元化配置,让资产更稳健地为自己创造价值。
如果你手上也有笔闲钱,想用快返年金险为自己打造一笔睡后的被动收入,可以点击下方卡片,让规划师为您量身定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