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攻略 > 正文

爆火的免健告医疗险,能走多远?

原创:江南app官方下载苹果
603

保险行业,对身体欠佳的人越来越友好了。

许多保险公司,陆续推出了不用健康告知的百万医疗险

这事要搁以前,简直难以想象。

不过,也有一些担忧的声音:

这些产品完全不问健康状况,保障看着也不错,是不是有猫腻?

买了这些产品要理赔是不是很难?以后会不会大涨价?或者哪天突然续不上了?

其实,免健告的医疗险很久之前就有了,今天我们就聊聊免健告医疗险的前世今生。

内容稍长,但相信读完之后,你对这类产品值不值得买,可能面临的变化,都有更清晰的了解。

一、免健告的医疗险,十年前就有了

早在2015年,就出现了2种免健告的医疗险。

1、曾经火遍全国的惠民保

当年11月,深圳打响了开发免健告医疗险的第一枪。

平安养老保险在深圳政府的指导下,推出了全国首款惠民保:不问任何健康状况,身体再差都能买。

当年一经推出,首年参保人数达到近500万,平均每3个参加深圳社保的人里边,就有1人买了它。

要知道,百万医疗险当时还没影儿呢。

而深圳人民花20块就能买,不问健康告知,就能得到这样的保障:

  • 社保内自付超过1万的部分,报销70%;
  • 患严重疾病买了指定目录内的高价药,也报销70%。

在“免健康告知+超低保费+政府背书”这套组合拳下,2020年惠民保就在全国遍地开花,到2022年底,已经有150座城市相继推出当地的惠民保,累计覆盖2.8亿人。

可是高光过后,有两大硬伤也随即暴露出来。

一是很多人发现,前一年买的惠民保,突然就续不上了。一打听才知道,保险公司卖这种产品基本不赚钱甚至亏损,干脆停售了。

图片

二是有的惠民保理赔门槛太高,医保报销后,自付2万以内的部分都不报,另外自费药也设了独立的2万免赔额,很多消费者认为没得重病压根用不上。

2、保证续保、还赔既往症的税优医疗险

同样在2015年,还有一种免健告医疗险悄然诞生。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它就是税优医疗险,是税优健康险最主要的一个类型。

设计这类产品的初衷,是给带病人群、老年人多一些投保选择。

除了免健康告知,它还有3个独特的属性:

一是能给投保人抵税,每年最高能抵2400块;

二是对既往症,必须能保也能赔;

三是至少保证续保3年。

看着都挺好,但事实是,这些年税优健康险发展得并不是很出彩。

自2015年试点,直到2023年这类产品累计保费收入仅34亿,在整个商业健康险市场占比不足0.4%。

说实在的,税优医疗险在产品设计环节就注定,它只适合得了重病要继续花大钱治疗的人。

拿蓝医保住院医疗险(关爱版)这款税优产品来说,所有既往症确实能保也能赔。

但保障就蛮鸡肋,只限社保内费用,年赔付额度只有区区5万块,而且赔付比例低到35%。

其他的补充保障像癌症外购药、质子重离子保险金一概没有。

作为两位前辈,惠民保、税优医疗险在发展中暴露的不足,例如理赔门槛太高、不给续保、报销比例低,这些问题有可能被解决吗?

指望老产品自我革命是一个思路,但很多时候,新的挑战者会突然出现,试图打破僵局。

二、免健告的百万医疗险,横空出世

2022年底,首款由保险公司推出的免健告医疗险--众民保普惠百万医疗险横空出世。

无数被百万医疗险拒保,又觉得惠民保、税优医疗险不给力的朋友,看到了新的希望。

从保障看,这类产品明显比惠民保好,但比百万医疗险差一些。

它最大的优势是赔付比例能拉满到100%,真遇上大病治疗时比较给力。

跟常规的百万医疗险相比,它有一定优势:不用健康告知,还能报销一般既往症,比如投保前有2级高血压、窦性心律不齐、子宫肌瘤等等,后续治疗都正常理赔。

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一是免赔额通常分医保内外各1万,理赔门槛还是高了些;二是多数产品不保证续保,只有个别产品可以保证续保5年。

不过整体瑕不掩瑜,免健告产品,终究是4亿慢病人群为数不多的选择了。

也正是因为庞大的市场需求,最近两年,保险公司纷纷推出自家的免健告百万医疗险。

目前比较热门的同类产品,少说就有几十款,而且很多集中在今年上线。

可以看到,免健告医疗险这条赛道越来越卷,有的免赔额不区分医保内外各1万,有的推出0免赔,有的保证续保5年,还有的直接打价格战……

同类型的产品那么多,我们最近也专门做了梳理。不知道该选哪一款的朋友,可以看看这篇全网最全「无健康告知」百万医疗险测评,得过癌症也能买。

无论如何,眼下的产品竞争激烈、性价比变高,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一桩。

但,以后呢?

三、带病投保的人那么多,会涨价、不给续保吗?

免健告百万医疗险大发展的时代,显然开始了。

要知道,仅仅是众民保系列产品的用户就超过50万人。这热度,连差不多同期推出的百万医疗险,金医保系列都比不上。

蜂拥之下,陆续就有一些质疑的声音。

有人担心,免健告会吸引一大堆带病投保的人,以后保费会不会暴涨?或者像有些地方惠民保那样,突然停售,没法续保了?

也有人吐槽,自己被风控拦截买不上。

图片

类似的担忧,确实值得探讨。

1、保费会突然大涨吗?

先说结论,短期来看涨价的可能性比较小,但长远还有待观察。

商业医疗险要涨价,前提是产品赔付率要明显上升。

比如一款产品收到100块保费,赔出去90块,那么赔付率就是90%。

很多惠民保的赔付率动辄超过90%,再扣除各种运营成本,对保险公司来说,这纯粹是赔本买卖。

但碍于惠民保的普惠定位和政府指导,惠民保的保费很难大涨,后来一些保险公司只能选择退出,不卖了。

不过,免健告百万医疗险是纯商业险,产品开发和定价要自由很多。

在产品设计层面,这类产品就规避了很多高赔付的情况。

首先它们的免赔额通常是医保外各1万,基本上是普通百万医疗险的2倍,挡住了很多非重疾的理赔。

其次,投保前患有5大类严重既往症不赔,这些病种可是住院开支的大头。

像癌症、心梗、肾衰竭这些严重疾病,每年治疗费就是十几二十万起步。

免责了它们,就大大降低了带病投保人群的逆选择风险,产品的赔付压力也跟着小很多。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推出首款免健告百万医疗险的公司,众安保险,它家的赔付率是啥情况呢?

2021年到2024年,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的赔付率稳定在34%、30%、28%、30%。

这说明2022年标杆产品众民保上线至今,免健告产品并没有拖累公司整体赔付率。

再考虑到这类产品的市场热度,短期内众民保几乎没有像样的理由去涨价。

事实也是如此,众民保普惠百万医疗险推出近3年,各年龄段的保费一分没变过。众民保百万医疗险2025版,相比2024版则是保费不变保障却加强。

不过反过来想,站在长期维度,谁也不敢打包票说,赔付率会一直在低位。

放眼海外市场经验,也有类似的前车之鉴。

美国的《平价医疗法案》(ACA)从2014年开始实施,它搭建了一个官方的医疗险销售平台,让没有工作的人也能给自己买保险,而且投保有机会拿到政府补贴。

但这法案规定,保险公司在销售符合ACA计划的商业医疗时,必须接受所有人投保,不设健康告知且要保证续保,还不能对某个人单独加收保费。

而后,一些保险公司就因为带病投保的人太多而赔穿,在2018年无奈退出ACA个人市场。

而留下来的那些保险公司,就把ACA个人市场的医疗险保费平均上调了25%。

2、以后能稳定续保吗?

从产品设计的层面看,目前多数免健告百万医疗,都是交一年保一年,能不能续保明年再说。

极个别产品确实推出了保证续保,但只能保证5年续保期,相比主流百万医疗险20年保证续保期要短得多。

某种程度上,这可能也说明,保险公司为了稳定长期赔付率,对续保这事比较慎重。

只要一款医疗险没在合同上承诺保证续保,那么它所谓的续保,实际上就是每年重新投保。

换个角度理解,免健康告知≠一定能买上。

前阵子就有朋友反馈,这类免健告产品填完信息后,投保页面居然提示不能投保。

图片

其实,产品赔付率稳定只能降低停售风险。

可是具体到个人投保,往往还得闯过大数据风控这一关,有可能别人能买你却买不了。

如果你很看重产品的续保情况,建议优先考虑心医保(免健告版)这种保证续保5年的产品,至少未来几年确定有保障。

心医保(免健告版)
 
医疗险
5年保证续保
可保一般既往症
5000元免赔

另外也可以关注产品的风控放宽政策,像今年2月底到3月初,众民保就限时放宽了医疗类风控机制,让更多人有机会投保。

综合来看,对于免健告产品,短期内不必担心大涨价的事,但是能不能稳定续保,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能买上,就先把保障补上吧。

四、免健告百万医疗险,适合哪些人买?

对比报销门槛和报销比例,这类产品比惠民保和税优医疗险强多了,而且不断向普通百万医疗险看齐。

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如果身体还不错,完全有机会买到更好的医疗险。

它更适合的,是以下两类人:

1、身体欠佳,买不到普通百万医疗险

很多朋友的爸妈年纪大了,“三高”问题就很普遍,如果再加上长期服药治疗,投保常规的百万医疗险基本没戏。

这时免掉问询环节的百万医疗险,就犹如一根救命稻草。

而且现在免健告产品竞争激烈,有时候买这类产品,保障比普通的百万医疗险还要好。

举个我自己的真实案例:

我妈患有糖尿病并发症,好在情况还比较轻微。刚好我找到一款免健告产品,其中免责的相关疾病,刚好就没提到我妈的情况。

买了这款产品后,我妈以后的糖尿病并发症能保也能赔,而且新发疾病正常赔。

退一步讲,就算我妈能通过健告买到普通百万医疗险,这样的既往症往往都是不赔的。

2、买了普通百万医疗险但被除外承保,想报销一般既往症

有些朋友成功投保百万医疗险,但有糖尿病、高血压、各种结节、良性肿瘤等一般疾病被除外,感觉不太放心。

这时候加上能保也能赔一般既往症的免健告百万医疗险,也是一种思路。

不过这只适合中青年朋友,多买一份医疗险也就两三百块的事。

如果是年纪大的父母,本身百万医疗险的续保价格就蛮高的,再买一个医疗险,可能不是最优解。

比如60岁续保蓝医保(好医好药)要3000多块,70岁猛涨到5600块。

图片

要是每年再花两三千买免健告产品,对很多家庭来说实在肉疼。

退而求其次,可以关注能赔既往症的惠民保。

五、写在最后

回顾过去10年,“免健告”的医疗险从萌芽逐渐走向高速发展。

这一路,也让越来越多带病人群有底气对抗大病风险。

光看保障内容,其实免健告百万医疗险并不比普通医疗险差多少。

产品肯定是好产品,只是大家开始有点担心,这样的保障能维持多久。

我想,保险公司自己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吧。

「深蓝视角」栏目持续更新中,将给大家带来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内容,如果觉得写得不错,帮忙点个赞吧。

如果打算给自己或家里人投保,也可以点击下方卡片,让专业老师给您推荐最合适的产品。

免责说明:以上内容为江南app官方下载苹果 意见,仅供参考;如涉及到产品信息及赔付条件,以保险公司最新产品条件具体约定内容及承保政策为准。
相关文章
平安新出一款北极星(免健告)中高端医疗险,0免赔,癌症也能买!
大公司的免健告中高端医疗险,又来一款。这次的“卷王”是大公司平安财险,他们新推出平安北极星(免健告)
2025-07-09
2103
2025医疗险最全攻略!惠民保/免健告医疗险/百万医疗险...哪种最适合你?
2015年,全国首款惠民保在深圳落地,撬开了“低门槛大病医疗险”时代;一年后,百万医疗险也横空出世,
2025-03-18
4903
2025医疗险最全攻略!惠民保、免健告医疗险、百万医疗险...最推荐这样选!
2015年,全国首款惠民保在深圳落地,撬开了“低门槛大病医疗险”时代;一年后,百万医疗险也横空出世,
2025-06-13
3956
【江南app官方下载苹果 金榜】7月意外险榜单来了,多了一款免健告的好产品!
江南app官方下载苹果 金榜——2025年往期榜单大合集建议给每个家庭成员,都配上意外险。每年几十上百块,就能保障几万
2025-07-02
1646
国寿、人保、太平洋等「免健告百万医疗险」对比,推荐这3款!
最近,新上了不少无健告的百万医疗险,比如众民保2025、长相安3号庆典版等等。这对于身体有问题,买不
2025-07-18
2128
免健告的蓝医保vs众民保,哪款更适合爸妈买?全面对比来了
前段时间发了一期“免健告版”的蓝医保·百万医疗险(以下简称蓝医保),大家反响很是热烈。不少朋友留言,
2025-06-05
1741
众民保2025vs众民保中高端,2款免健告百万医疗险,到底选谁好?
最近,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和众民保百万医疗险2025版先后上线,它们都是免健告的医疗险产品,人气很高,
2025-08-05
743
尊享e生2025来了!外购药不限清单,老用户免健告升级
网红百万医疗险尊享e生又升级了!自面市以来,尊享e生系列保持着每年至少一次升级的频率,保障一直走在市
2024-12-29
5362
百来块的惠民保vs上千块的无健告医疗险,选错就亏大了!
近期,市场新上了多款无健康要求的百万医疗险,保障相当能打!不仅能保指定的抗癌药和普通外购药,住院前后
2025-04-08
1181
无健康告知的百万医疗险,人保出品,得了癌症也能买!和众民保比怎么样?
最近一年来,保险市场上有一批无健康告知百万医疗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众安保险的“众民保”到人保财险的
2025-04-24
1524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80151
达尔文11号
可选疾病额外赔、癌症/心脑血管
79523
哪吒1号
重疾不分组、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79391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妈咪保贝爱常在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9745
阿基米德
重疾补偿金、大公司品牌
69025
超级玛丽真多次
可选重疾额外赔80%、重疾多次
68741
完美人生7号
女性特定疾病保障、癌症保障好
68542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8005
大黄蜂13号(全能版)
少儿特疾多倍赔、重疾额外赔付高
6782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