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攻略 > 正文

【直面医改】儿科爆满,医改后孩子看病更难了…4招让娃少受罪

原创:江南app官方下载苹果
573

去年,一篇题为《儿童支原体肺炎住院记》的文章刷屏了,讲述了一个6岁孩子,在医院开不到进口药的故事,引发了大家对医改的广泛关注。

为了让大家全面地了解医改,江南app官方下载苹果 策划了【直面医改】系列专题,把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医改的所有信息、事实、建议,客观地呈现给你。

这是我们【直面医改】系列专题的第8期,今天我们想跟你聊聊:医改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普通父母该如何应对。

为人父母最怕的是什么?孩子生病。

但更可怕的是:深夜抱娃冲去医院,却排不上队;熬半宿终于排上队了,开的药却被娃一口yue出来;想再补喂一次,娃立马打挺挣扎,在你耳边哇哇大哭……

忍着震耳欲聋的哭喊声,终于把药喂进去了,左等右等,怎!么!还!不!见!好?!

图片

图源:网络

这时再一看药盒,怎么是国产药啊?难怪药费便宜了这么多。一问医生才知道,现在很多儿童进口药,在医院已经开不到了。

上网一搜,发现很多家长都在吐槽这件事,有人说国产药就是效果不好,也有人说差别不大。但说得最多的就是,国产药娃是真的不爱喝啊!

图片

图源:网友留言截图

本来娃生病了就烦,为什么非要换成国产药,增加喂药难度?带娃看病怎样才能“少受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下这件事。

一、为啥进口药换成国产药,娃就不舒服了?

其实,儿童用药一直都是世界性难题。因为小孩儿不是缩小版的大人,不能直接“抄作业”:

  • 孩子身体发育不成熟,对药更敏感;
  • 不同孩子身高体重千差万别,更需“定制化用药”;
  • 孩子味觉更灵敏,对药的口感要求更高,很难主动服药。

这就导致了,国产药和进口药主要成分相同,在成人身上做测验的时候,药效也差不多。

但一用到孩子身上,那些制作工艺、辅料、口感上的细微差异,立马就会被他们的身体,敏锐地感知到。

有些娃喝奶粉换个牌子,都还拉肚子呢,更别说药了。

所以啊,进口药吃惯了的孩子,突然换成国产药,会吐,会肚子不舒服,或感觉药效不明显,都是有可能的。

图片

图源:网络+自己P的字

那之前进口药用得好好的,为何现在却开不了呢?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医改是一环套一环,层层往下影响的。

先说医改的初衷,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看得起病,买得起药。

为降低医疗费用,国家已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搞集采“把药价打下来”,搞DRG,给每组病设置打包价,限制过度医疗

那DRG和集采政策,又怎么影响我们买进口药的呢?我们用漫画来解释下:

图片

这样的好处是,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能看得起病,用得起药。网上就有妈妈分享,娃肺炎住院,自己只出了不到300元,真的很便宜。

图片

图源:网友分享截图

而这样的坏处是,孩子的就医体验,有时就无法顾及了。有的孩子吃国产药容易吐,打国产注射剂容易过敏,或感觉国产药效没那么好,这都是当前阶段,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我们也跟几位儿科医生聊了聊,在他们看来,确实有人用国产药反应比较大,但总体来看,是可以接受的。

出乎意料的是,几位儿科医生都不约而同地觉得,医改控费对孩子的影响,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其中一位三甲医院的新生儿科医生就提到:“网传的什么为了控费让人提前出院,这在我们医院,是几乎不可能存在的。”

她还举了个例子:一个早产儿体重不达标,哪怕已经住院了一个月,花超了两三万,也不可能让他提前出院,因为出院真的可能会“人没了”……

另一位儿科医生也说:“现在的孩子个个都金贵,住院都是一大家子人来,把病治好肯定还是第一位的,有的要扣钱就扣钱吧,那也没办法。”

图片

图源:网络

不过,我们也发现,医生认为的“治好”,跟家长认为的“治好”,是两回事。

医生觉得“便宜的国产药大差不差,能用就行,实在不行再换别的”。

而家长却觉得,“便宜的国产药让我娃不舒服了,受折腾了,病好得慢了,那就是不好用”。

二、国产药从“能用”到”好用“,需要一个过程

其实,家长们对于国产药“不好用”的问题,也没指望医改能一步到位,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只是想让孩子有更多选择。

国家也关注到这个问题,出台了一些政策,想在“便宜”和“好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比如,2023年,卫健委就发布相关意见,原本医院采购的药,同种化学名的,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而现在,儿童药可以不受这个限制。

图片

图源:国家官网截图

但即便如此,儿童能用的药依然有限,因为儿童药利润低,又很难让小孩儿做临床测试,药厂都不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又发布了《第五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建议清单》,通过优惠政策,鼓励药企研发临床急需的儿童药。

另外,现在新出的DRG2.0版本,还增加了“特例单议机制”。

像前面提到的那个住院太久的早产儿,花费超了限额,医院就可以去申述。医保局也会根据反馈,再做调整。

图片

图源:医保局2024年发布的政策截图

总的来说,大家反馈的一些问题,国家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但落实到具体情况时,总会有一部分人的需求,无法被照顾到。

三、想带娃看病“更舒适”,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医改是个漫长的过程,对我们普通家长来说,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

下面就分享几个,在医改背景下,能够有效提升我们带娃看病舒适度的方法。

1、学会“薅国家羊毛”

“家庭医生”用起来:带娃体检时签约的“家庭医生”,能线上问诊,还能看检查报告。像在北京、上海,还能帮你优先抢“一号难求”的专家号。

图片

图源:社区家庭医生群聊截图

关注“专家下社区”政策:很多三甲医院的大专家大教授,会定期去社区医院义诊。要是有想看的医生,但挂不上号的,可以趁他去社区的时候看,既省时间又省钱。

图片

图源:社区家庭医生群聊截图

2、看小病买好药,也可以线上完成

线上问诊:现在很多医院都有互联网问诊,有些甚至还支持视频问诊。传染病高发期,不想带娃去医院交叉感染,可以先试试这个。

图片

图源:广州儿童医院小程序截图

除了医院,一些私立诊所也有线上问诊,比如卓正、怡禾、知贝等,他们响应速度很快,解答很详细,也会结合最新的医学研究结果来诊断,但价格会贵一点。

不论哪种线上问诊,都是可以开药的,直接邮寄到家,有时速度会比较慢,着急的话也可以直接在当地买。

线上买药:现在有些进口的处方药,也是可以在网上买的,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会有医生在线帮你开处方。需注意遵医嘱用药。

3、想用最新药械,可以去“医药特区”

在国内,大湾区有“港澳药械通”的医院,和海南博鳌乐城,都可以用到最新药物和先进的器械。

比如,儿童常见的脊柱侧弯,传统方式需要多次手术调整,但通过“港澳药械通”用上的创新医疗器械,不开刀就能直接在体外调整。

图片

图源:深圳卫视直新闻视频截图

经济条件不错,或住在当地的朋友,想得到更先进、更全球化的服务,可以试试去这两个地方的医院。

4、想看病舒适,又想少花钱,买份商业医保做补充

上面提到的这些方法,有些确实能让带娃看病更舒适一些,比如线上问诊,线上买药,但对咱的钱包,就不那么“舒适”了,因为这些都需要自费。

更不用说,带娃去私立医院,或去特需部、国际部、VIP部住院,就医体验是上来了,但咱小金库的钱下去了啊!

同样是娃得了肺炎,走普通医保的,自己出了不到300元,去特需部住院自费的话,可能就要出3万多。

图片

图源:网络

又想体验好,又想花钱少,怎么办?

那就需要在基本医保之外,补充一份商业医疗险了。医改之后,不少医疗险也火速更新了。

蓝医保(好医好药版),加量不加价。都是几百块钱没变,但能报普通的外购药械,还不限清单。

蓝医保(好医好药版)
 
医疗险
保证续保20年
可保特需医疗
抗癌药/外购药报销

它的附加保障里,还有个重疾特需,0~12岁的宝宝,多加80元左右,得重疾住特需部、国际部、VIP部,都可以100%报销,最高限额400万,还挺划算的。

如果一般疾病也想去特需,但又不想承担那么高昂的治疗费,可以考虑星相守(计划二)。

星相守
 
医疗险
20年保证续保
扩展特需医疗
可选住院0免赔

0~7岁每年保费将近1500元,8~12岁900多元,在特需部住院,符合要求的费用都能报,外购药同样不限清单。

拿不准哪款医疗险适合自家娃的,也可以点击这里,免费预约我们的专业规划师帮你一一讲解。

四、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医改对我们带娃看病最大的影响就是,住院便宜了,但就医体验下降了。

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得起病,而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特别是儿科,它的公益属性比其他科室更强,未来或许更会两极分化:有条件的去私立,想省钱的去公立。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既想给孩子更好的就医体验,又想看病少花钱,就得在平时多做做功课,关注最新政策,再给娃补充一份商业医保,做孩子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如果觉得本期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身边有娃的朋友们~

对医改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点击下方文章,了解更多细节:

深度丨外资医院、三明医改、DRG改革,透露了什么信号?

深度丨进口药消失在公立医院,集采药降到3分钱,我们该喜还是忧?

患者自述:吃了便宜的仿制药,最担心的还是发生了…

免责说明:以上内容为江南app官方下载苹果 意见,仅供参考;如涉及到产品信息及赔付条件,以保险公司最新产品条件具体约定内容及承保政策为准。
相关文章
一边算账,一边看病...医改之后,医生还能看好病吗?
“5年内实现三明医改经验全覆盖”“541”“薪酬分配制即将落地”...有关于医改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
2025-02-11
831
医保个人账户能给家人用了!2021医改三大变化解读!
职工医保是普惠性政策,上班族每个月都要交不少的钱,但是时间久了,许多政策性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自己的医
2021-04-09
2985
医保卡这样用,带娃看病可以少掏钱(附绑卡攻略)
每到秋冬换季,孩子就容易生病。带着娃跑医院,劳心劳力不说,看一次病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上万,日积月累真
2023-10-30
1192
深度丨外资医院、三明医改、DRG改革,透露了什么信号?
不久前,三部委联合发文,允许在9省市开放外商独资医院。消息一出,也引起了巨大争议。有人欢呼:打破医疗
2024-12-24
1259
医改后医疗险卷疯了,现在买还是再观望?|与20年保险经验专家聊聊
2025年上海两会期间,20位上海市政协委员,共同提交了一份“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
2025-03-31
661
支原体肺炎来势汹汹,带娃看病,哪些保险能报销?
今年9月以来,支原体肺炎来势汹汹,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常用药,阿奇霉素也频繁上热搜。不少家长大吐苦水
2023-10-31
3712
呼吸道疾病来势汹汹,带娃看病,这种保险能帮省钱
一到秋冬季节,咽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又来势汹汹,首当其冲的就是年幼、抵抗力弱的小孩。于是不少家长大吐
2024-11-26
1366
深度|医保DRG后,医疗资源两极分化?普通人看病出路在哪
“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外资医院入华”、“2025年底,DRG/DIP基本实现全覆盖”...有关于
2025-01-20
2091
深度丨进口药消失在公立医院,集采药降到3分钱,我们该喜还是忧?
“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外资医院入华”、“2025年底,DRG/DIP基本实现全覆盖”...有关于
2025-01-15
1772
患者自述:吃了便宜的仿制药,最担心的还是发生了…
医改,是一场关乎每个人生命质量的变革。它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看病流程、药品价格、医保报销政策……甚至重新
2025-03-13
1332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大力水手
核保友好、有机会享更优费率
80851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80151
达尔文11号
可选疾病额外赔、癌症/心脑血管
79523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阿基米德
重疾补偿金、大公司品牌
69025
哪吒1号
重疾不分组、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891
超级玛丽真多次
可选重疾额外赔80%、重疾多次
68741
完美人生7号
女性特定疾病保障、癌症保障好
68542
妈咪保贝爱常在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045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8005
Baidu
map